[发明专利]IM-MO水体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3785.7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3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徐凯;柳红霞;罗壮;潘超;李卫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im mo 水体 净化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IM‑MO水体净化系统,包括罐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布水板、斜板、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排气口、填料、微生物载体、曝气管、鼓风机、排泥管、抽泥装置、喂料器、料仓、污泥感应装置、溶氧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二阀门。本发明的IM‑MO水体净化系统结构紧凑,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进行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大大降低了运行操作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净化处理运行稳定,具有就地解决、不占地、节省费用的特点,污水净化效率高且稳定,非常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原位净化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M-MO水体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污水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治理成效日益显著,但是,由于农村地处偏远,公众对农村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污染关注度还远远不够,农村黑臭水体与城市黑臭水体相比同样具有很大的危害性,所以现阶段农村的生活污水黑臭水体治理亟待大力推进。
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分布相对比较松散,较难进行集中生活污水处理,同时,若在农村设置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操作管理的难度较大,人工管理成本很高,为此,开发一种智能化程度高,可降低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操作管理难度和成本的污水处理设施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M-MO水体净化系统,本发明的IM-MO水体净化系统是一种一体化的污水净化系统,结构紧凑,智能化程度高,可以进行远程监测和远程控制,大大降低了运行操作管理的难度和成本,净化处理运行稳定,本发明的IM-MO水体净化系统对受污染的水体不做转移和搬运,在待处理污染水体现场条件下直接进行净化,本发明的IM-MO水体净化系统具有就地解决、不占地、节省费用的特点,污水净化效率高且稳定,非常适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原位净化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IM-MO水体净化系统,包括罐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布水板、斜板、进水口、第一出水口、排气口、填料、微生物载体、曝气管、鼓风机、排泥管、抽泥装置、喂料器、料仓、污泥感应装置、溶氧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控制单元、第二阀门;
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均竖向设置在罐体内,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将罐体的内部分成依次连通的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第一清水池、第二清水池,第一厌氧池和第二厌氧池通过第一隔板下端的流通口连通,第二厌氧池和好氧池通过第二隔板上端的流通口连通,好氧池和第一清水池通过第三隔板上端的流通口连通,第一清水池和第二清水池通过第四隔板下端的流通口连通;
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第一厌氧池上方的罐体上;所述第一出水口设置在罐体上部且与第二清水池连通;所述排气口设置在好氧池上方的罐体上;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内均水平设置布水板,且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内各布水板的下方均设置斜板,在第一厌氧池和第二厌氧池内均设置填料,在好氧池内设置微生物载体,在好氧池内部的布水板下方设置曝气管,曝气管与罐体外部的鼓风机连通,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的底部均通过排泥管与抽泥装置连通,所述喂料器设置在罐体上方,喂料器的出料口与罐体相通且在第一清水池上方,所述喂料器的进料口设置料仓,所述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底部的罐体上分别设置污泥感应装置,所述好氧池的罐体上设置溶氧传感器,所述第二清水池的罐体上设置水质监测传感器,所述鼓风机、抽泥装置、喂料器、污泥感应装置、溶氧传感器、水质监测传感器均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在第一厌氧池、第二厌氧池、好氧池与抽泥装置连通的排泥管上分别设置第一阀门,所述第一阀门为电磁阀且与控制单元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罐体为圆柱体、椭球体或立方体。
优选的,所述填料为生物填料。
优选的,所述抽泥装置为抽泥泵。
优选的,所述喂料器为螺旋喂料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北省长江水生态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37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