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冷媒直冷板状态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2929.7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善庆;阮祖云;叶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飞联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57 | 代理人: | 贺占平 |
地址: | 51000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冷媒 直冷板 状态 计算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冷媒直冷板状态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整车工况下电池的发热功率;利用所述发热功率和冷媒直冷板的预设蒸发温度,计算所述冷媒直冷板的状态参数;根据所述冷媒直冷板的温压状态参数,计算节流阀参数;根据所述节流阀参数计算冷媒直冷板状态参数;该方法可在动力电池冷媒直冷板和整车空调系统设计前期,确定冷媒直冷板的热力学状态,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缩短开发周期,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冷媒直冷板状态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动力电池冷媒直冷技术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其充分利用电动车空调系统制冷剂以直接冷却动力电池,以获得良好的冷却性能,相对于成熟的动力电池液冷技术,新型的动力电池冷媒直冷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冷却性能,而且占据低成本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热管理技术重要发展方向。
但是,在冷媒直冷板和空调系统部件详细设计前,还没有一种通过计算分析,识别电池和空调并联的冷媒直冷各个组件的热运行状态的方法,导致无法提别识别风险,无法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冷媒直冷板状态计算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可在动力电池冷媒直冷板和整车空调系统设计前期,确定冷媒直冷板的热力学状态,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缩短开发周期,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冷媒直冷板状态计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整车工况下电池的发热功率;
利用所述发热功率和冷媒直冷板的预设蒸发温度,计算所述冷媒直冷板的状态参数;
根据所述冷媒直冷板的温压状态参数,计算节流阀参数;
根据所述节流阀参数计算冷媒直冷板状态参数。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可在进行动力电池冷媒直冷板和整车空调系统设计前期,确定关键的冷媒直冷板的热力学状态推测以及各个空调回路组件的热性能状态、电池散热功率以及空调系统的热负荷,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缩短开发周期,解决了现有方法无法为冷媒直冷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优的运行数据支持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当前整车工况下电池的发热功率,包括:
获取当前整车工况下电池的电流频谱;
基于所述电流频谱计算得到电池的发热功率,计算公式为:
Q=I(E-U)+IT*dE/dT;
其中,I为电流值,U为电池端电压,E为电池的开路电压;dE/dT为熵值系数;T为电池内部平均的开氏温度。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利用电流频谱可获得当前工况下电池的发热功率,且发热功率随着时间而变化,更加接近电池的实际工作情况,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利用所述发热功率和冷媒直冷板的预设蒸发温度,计算所述冷媒直冷板的温压状态参数,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蒸发温度查找获得对应的蒸发压力;
根据所述冷媒直冷板的压降和所述蒸发压力计算得到冷板进口压力、冷板出口压力;
根据所述冷板出口压力查表可得到对应的出口温度和出口焓值。
在上述实现过程中,根据发热功率和预设蒸发温度可计算冷媒直冷板的温压状态参数,如冷板进口压力、冷板出口压力何出口温度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29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