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2670.6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24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坤;金伟;彭巨为;李文慧;陶子傲;朱先文;姜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刘翠霞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石 坝心墙 顺水 流向 沉降 监测 方法 | ||
1.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S1、勘探获取大坝数据,选择合适的大坝典型断面(8)作为施工监测面;
S2、在大坝典型断面(8)上根据高程从高到低沿顺水流向设置多个监测条带(14);
S3、配合监测条带(14)的走向并根据设计综合坝坡(15)的数据在下游砌石护坡上设置多个对应的外部变形观测墩(12)和观测房(13);
S4、分别将柔性斜侧仪(10)和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沿监测条带(14)的布置方向进行安装,其中柔性斜侧仪(10)设置在心墙(9)上;
S5、在S4中,根据监测条带(14)的长度设置对应数量的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靠近柔性斜侧仪(10)的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设置在心墙(9)和反滤区(17)的交接处;
S6、待各部件安装安装完成后进行联合测试,并调整至合格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在S2中,各监测条带(14)安装高程从上游反滤区(17)与心墙(9)分界面开始,到下游反滤区(17)与心墙(9)分界面为止,机械开挖“一”字形水平沟槽,沟槽深1.0m,底宽0.6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完成开挖后需整平沟槽基床,然后在沟底回填20cm厚心墙细料,机械碾压平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S4中,碾压整平后埋设柔性斜侧仪(10),柔性斜侧仪(10)不穿管,柔性斜侧仪(10)按间隔2m布置阻渗环,以免沿顺水流向形成渗漏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S4中,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的第一个测点布置在下游反滤区(17)与心墙(9)交界处,在该测点混凝土基座预埋吊环作为锚固端,将柔性斜侧仪(10)的固定端与吊环采用活动铰接头进行固定连接,连接处设置专用密封保护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S6后,进行沟槽回填,沟槽回填采用剔除5cm以上粒径的心墙细料按每层20cm分层回填沟槽,各层采用手持振动夯碾压密实;当填筑面高于仪器埋设高程1m后恢复心墙正常填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的第一个测点布置在第一反滤层(1701)和心墙(9)的交界处,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的第二个测点布置在第一反滤层(1701)和第二反滤层(1702)的交界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在下游过渡层(16)内至少设置一个水管式沉降仪及引张线位移计(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监测条带(14)向设计综合坝坡(15)的下游处倾斜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土石坝心墙顺水流向沉降监测方法,其特征是:监测条带(14)至少包括两组不同的坡度比,且每组相同坡度比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267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