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1473.2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7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黄光磊;刘雪飞;杨宇翔;田启东;李俊;戚思睿;胡明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8 | 分类号: | G01R31/58;G01R31/54 |
代理公司: | 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毛丹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路 检测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线路在故障事件发生时两端故障正序电流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根据故障特征数据确定目标线路两端正序电流的数据采样间隔;根据数据采样间隔对目标线路两端当前正序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第一运行数据;将第一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故障检测模型是基于目标线路在正常运行时的运行数据训练得到的;当第一检测结果为运行正常时,将目标线路两端当前正序电流进行差异计算得到第二运行数据;将第二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基于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确定目标线路检测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有效提高线路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配电网中分布式电源渗透率的提高,传统的三段式过电流保护存在选择性不足的缺陷,不再适用于当前配电网,解决高比例分布式电源并网带来的线路保护问题,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现有技术,是在故障发生时直接切除分布式电源,可以保持原有配电网的结构,基本无需对原有保护做改动,成本较低,但线路检测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线路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能够有效提高线路检测效率。
一种线路检测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线路在故障事件发生时两端故障正序电流对应的故障特征数据;
根据故障特征数据确定目标线路两端正序电流的数据采样间隔;
根据数据采样间隔对目标线路两端当前正序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第一运行数据;
将第一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故障检测模型是基于目标线路在正常运行时的运行数据训练得到的;
当第一检测结果为运行正常时,将目标线路两端当前正序电流进行差异计算得到第二运行数据;
将第二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基于第一检测结果与第二检测结果确定目标线路检测结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故障特征数据确定目标线路两端正序电流的数据采样间隔,包括:
根据故障特征数据的相角特征,确定故障事件发生时目标线路两端故障正序电流的相位差;
根据相位差确定目标线路两端正序电流的数据采样间隔。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数据采样间隔对目标线路两端当前正序电流进行采样得到第一运行数据,包括:
对目标线路电流流入端进行当前正序电流的采集得到第一特征数据;
在采集得到第一特征数据并且经过数据采样间隔后,对目标线路电流流出端进行当前正序电流的采集得到第二特征数据;
根据第一特征数据与第二特征数据得到第一运行数据。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之前,还包括:
获取目标线路在运行正常情况下的历史运行数据;
基于历史运行数据对支持向量数据描述模型进行训练得到故障检测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运行数据输入至故障检测模型,得到第一检测结果之后,还包括:
当第一检测结果为运行异常时,确定目标线路的目标线路检测结果为目标线路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14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