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轴承设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9793.4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07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英;龚勋照;李亚杰;张志文;刘大陆;叶军;佟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国创(洛阳)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云锐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3 | 分类号: | G06Q10/063;G06Q50/04;G06F18/23213 |
代理公司: | 西安研创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9 | 代理人: | 谢亚娟 |
地址: | 4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 轴承 设备 综合 效能 影响 因素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针对轴承生产设备综合效能方面缺少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轴承设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本方法从工业大数据角度出发,以实现设备综合效能(OverallEquipmentEffectiveness,OEE)影响因素智能分析为目标,借助轴承企业数字化工厂系统,以系统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聚类分析及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构建OEE影响因素识别模型,提出OEE分析方法,为轴承制造企业优化生产方式和设备管理模式提供了方案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轴承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轴承设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轴承是机械设备中的重要基础零部件,也是当前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创新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核心基础件。21世纪以来,由于客户需求逐步增多,轴承制造企业的产品种类从原有的单一品类、大批量逐步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个性化,且随着客户个性化的发展,要求精准、个性、定制产品的需求增多,客户需求的变化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使用周期缩短、替代产品增多及更换频率加快。企业为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并在行业竞争中确立竞争优势,降低生产成本并减少资源浪费的同时,必须考虑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轴承生产设备是生产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设备的水平和状态直接影响着轴承产品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设备综合效能(Overall Equipment Effectiveness),即OEE,是用来表现实际的生产能力相对于理论产能的比率,是现代设备管理制度中评估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较全面地反映生产现场设备管理对设备效率的影响。
OEE是由Nakajima最早提出,作为全员生产保全(total productivemaintenance,TPM)的关键度量值被应用。半导体设备和材料国际协会(SEMI)于2000年对OEE的定义和测量进行了书面制定,并于2001公布了相关计算方法SEMIE10-0701。而后,经过小川久雄、Konopka等的不断深入研究,OEE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更加科学完善。作为设备工作效率衡量指标,OEE近年来在汽车制造行业、半导体行业、轻工业等都有所应用,为企业智能化改造做辅助决策。例如,Andersson等以汽车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交互式研究,认为系统地推行OEE及相关管理改善能够推动整个车间生产改进;杨露霞等以订单驱动型的离散制造企业F流量仪表分公司为研究背景,在现有设备资产且只增添监测设备的情况下,为精确测量设备综合效率达到挖掘影响生产的六大损失,提出基于工业物联网的设备综合效率监测系统;
随着OEE理论的研究愈发成熟,利用OEE原理进行设备效率分析,实现生产管理改善的研究也越来越多。侯志成等针对持续下滑的煤炭行情,通过设备综合利用率指标和价值流分析,找到了影响全矿OEE提升的主要因素,进而优化生产组织,建立了“数据指导生产”的精益化生产管理模式。王红英等以OEE饲料加工企业生产线为例,对关键生产设备的OEE进行了系统分析,诊断了制约生产设备产能的因素。黄鹏鹏等基于OEE理论及工业工程方法,分析OEE损失及造成各项损失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OEE提升方案的设计。
但现有技术中并未公开针对轴承生产设备OEE的研究,而且,在其他领域OEE的研究中,数据的采集大部分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进行,如秒表计时法,该方法存在很大的主观性和潜在失误率,且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工成本。除此之外,对于数据的处理也多是应用Excel等线下方法,少数建设有数字化工厂系统的企业也仅仅是将线下处理结果上传至系统看板,缺少实时检测分析的算法。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轴承设备综合效能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其核心思路为:以工业大数据为驱动,以实现OEE影响因素智能分析为目标,借助数字化工厂系统,以系统数据库作为数据来源,利用聚类分析及Apriori算法进行数据挖掘,构建OEE影响因素识别模型,通过识别模型对设备生产过程进行识别,为智能车间优化与实施提供一套可行方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国创(洛阳)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云锐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科技大学;国创(洛阳)轴承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洛阳轴承研究所有限公司;洛阳云锐智能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9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