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5692.X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40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卢远宏;奚鑫泽;郭琦;邢超;曾冠铭;马遵;李书勇;李胜男;黄立滨;许守东;郭海平;覃日升;朱益华;李俊鹏;陈钦磊;戴云航;胡云;和鹏;苏明章;何鑫;郭天宇;邓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7/02 | 分类号: | G05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伟贤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并网 实时 仿真 闭环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当前测试项目开始时,通过测试软件调节仿真装置各个测试维度的值,同时获取仿真装置的运行参数,并在运行参数与目标值之间相差小于第一阈值且持续时间达到第二阈值时开始根据当前测试项目向仿真装置发送故障触发指令,即认为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已进入初始稳态,最大化节省了初始稳态的判断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通过仿真装置根据故障触发指令发送目标信号至控制器,并根据控制器返回的脉冲信号生成录波信息,进而测试软件根据录波信息自动生成测试报告,实现了新能源并网的自动化测试,降低了人工成本和出错率,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并网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以及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新能源接入电网。为保证新能源并网能够满足要求,在新能源发电系统接入电网之前要对新能源发电系统进行入网评估。随着接入电网的新能源逆变器增多,测试量也逐步递增,并且新能源并网测试需要依据相关标准进行全面测试,同时需要出具完整的测试报告。然而,传统的新能源并网测试方法依赖人工,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以及出错率高的问题。同时,由于在进行新能源并网测试时需要先确认系统已进入初始稳态,而传统的新能源并网测试方法为了保证系统进入初始稳态,一般会在系统参数达标并维持较长时间后才认为系统已进入初始稳态,进一步降低了测试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及方法,实现了新能源并网的自动化测试,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软件、仿真装置和控制器;
所述测试软件包括第一模块、第二模块、第三模块和第四模块,所述第一模块用于根据当前测试项目调节所述仿真装置的各个测试维度的值,所述当前测试项目为已选取的所有故障测试项目中正在测试的项目;所述第二模块用于获取所述仿真装置的运行参数;所述第三模块用于确认所述运行参数与预设的目标值之间相差小于预设的第一阈值,并且持续时间达到预设的第二阈值,根据所述当前测试项目向所述仿真装置发送故障触发指令,所述持续时间为所述运行参数与所述目标值之间相差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持续的时间;所述第四模块用于根据从所述仿真装置获取的录波信息生成测试报告;
所述仿真装置包括第五模块和第六模块,所述第五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故障触发指令发送目标信号至所述控制器,所述目标信号包括所述当前测试项目对应的电压信号和电流信号;所述第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器返回的脉冲信号生成所述录波信息;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目标信号控制待测的新能源逆变器,生成所述脉冲信号并发送给所述仿真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新能源并网实时仿真闭环测试系统中,所述第一模块根据所述当前测试项目生成参数调节指令,并将所述参数调节指令发送给所述仿真装置,所述仿真装置根据所述参数调节指令调节各个所述测试维度的值。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测试软件还包括第七模块;
在所述测试软件从所述仿真装置获取到所述录波信息后,所述第七模块判断所述故障测试项目中是否还有未进行测试的项目;
若是,所述第七模块将所述当前测试项目的下一个项目作为所述当前执行项目,并返回所述第一模块。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七模块与所述第四模块并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569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