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拟南芥AteIF4E基因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中的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22687.3 | 申请日: | 202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242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娜;段亚文;叶晴;齐盛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C12N15/29;C07K14/415;A01H5/00;A01H6/20 |
代理公司: | 山东誉丰合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84 | 代理人: | 薛鹏喜 |
地址: | 27101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拟南芥 ateif4e 基因 提高 植物 氮素 利用 效率 产量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拟南芥AteIF4E基因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中的用途,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发现了一个新的参与NOsubgt;3/subgt;supgt;‑/supgt;信号调控的基因AteIF4E,并对其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方面的功能进行研究,该基因能够参与植物NOsubgt;3/subgt;supgt;‑/supgt;信号和吸收的调控,过表达AteIF4E能促进植物生长且能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本发明完善了调控氮素的基因网络,明确了AteIF4E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方面的功能,为后期培育高氮效作物新品种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拟南芥AteIF4E基因在提高植物氮素利用效率和产量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农业生产上由于作物品种对氮素的吸收利用率低,施用的氮肥相当一部分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了十分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如:地表水的富营养化、土壤酸性化等(Conleyet al.,2009;Guo et al.,2010)。提高作物的氮素利用率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但目前我们对植物调控氮素吸收利用的规律和机制还不够清楚,导致在提高作物氮素利用率方面的进展十分有限。因此,亟待加强对氮素调控基因的挖掘和利用研究,以解析和完善调控氮素的基因网络,阐明植物吸收利用氮素的规律和机制,这对于实现作物的高产高效意义重大。
多数陆生植物(如小麦、玉米等)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以硝态氮(NO3-)为主。NO3-不仅是一种营养物质,也是一种信号分子。植物根部感受到根外的NO3-后就会诱导NO3-响应基因的表达,并影响对NO3-吸收利用,进而调节植物的生长。植物对NO3-的响应分为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两种。短期效应指NO3-的初级响应,即NO3-处理后,一些基因(NRT家族的基因、NIA和NiR等)在短时间内被诱导表达(Wang et al.,2000;Scheible et al.,2004)。而长期效应则指在NO3-处理后,经过较长时间后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开花、种子萌发等方面的影响(Alboresi et al.,2005;Walch-Liu et al.,2006;Marín et al.,20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农业大学,未经山东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226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