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轴及包含其的系紧装置与系带的耦合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6513.6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18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爱康伟达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38 | 分类号: | B65H75/38;A43C11/00;B65H75/44;B65H57/06 |
代理公司: | 广东卓建律师事务所 44305 | 代理人: | 曹凤梅 |
地址: | 518112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轴 包含 系紧 装置 系带 耦合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轴与系带的耦合方法及包含线轴的系紧装置与系带的耦合方法,第一系带自由端和第二系带自由端分别沿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进行对向穿线,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呈分离式立体交叉,即便两个自由端同时穿线也不会相互冲撞;系带打结时,对于预留尾部的长度要求不严格,即便留在壳体外部,也可以通过旋转线轴使得残留的系带卷绕到线轴上而不影响系紧装置的正常工作,因此本发明提供的线轴与系带的耦合方法方便快捷、穿线准确率高、技术难度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系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轴与系带的耦合方法及包含线轴的系紧装置与系带的耦合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自动系紧装置已应用到鞋包领域,为人民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自动系紧装置的普及,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生产组装的程序简易化成了系紧装置厂商关注的热点问题。线轴是自动系紧装置的必备构件,用于将系带卷绕其上以收紧物品或者将系带释放以松开物品。线轴一般为工字轮,包括两底盘和轴筒,两底盘之间的轴筒外部区域形成的环状沟槽构成收卷系带的容纳空间。为了实现线轴能收卷系带,需要将系带耦合到线轴上。
目前普遍采用的线轴与系带耦合的方法,是通过在线轴内设置腔体,配置同侧弧形穿线路径引导穿线,穿线便捷,但是存在漏穿的情况,而且装配状态下肉眼难以发现漏穿的情况,产品合格的检验难度加大;而且因为引导腔体的设置,导致该种线轴的系带收卷容量低。
还有一种线轴与系带的耦合方式,是通过在轴筒一侧设置导向坡面,且该导向坡面与外部区域连通,系带穿入轴筒后经过导向坡面引导从底盘开口退出到线轴的外部区域后打结,回拉系带使得线头容纳在轴筒内腔中。这种线轴与系带耦合过程存在的问题是:系带打结后的结头回拉后虽然暂时藏在轴筒内腔中,但由于导向坡面占据了内腔位置,导致结头很容易从开口处跑出,在线轴与系紧装置的其他部件组装后,跑出的结头容易卡在底座构件与线轴之间,导致线轴无法自由旋转。
所以急需一种方便快捷、穿线准确率高、技术难度低的穿线方法将系带与线轴、或者包含线轴的系紧装置耦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线轴与系带的耦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种线轴,包括轴筒以及位于轴筒相对端的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所述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之间的轴筒的外部区域形成沟槽用于卷绕系带;所述轴筒具有内腔,所述轴筒的侧壁开设有第一穿线孔、第二穿线孔、第一出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且所述第一穿线孔和第一出线孔位于轴筒的相对侧,所述第二穿线孔和第二出线孔位于轴筒的相对侧;
S2、提供系带,包括第一系带自由端和第二系带自由端,其中第一系带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一穿线孔进入轴筒的内腔后沿第一走线路径到达所述第一出线孔后退出到轴筒的外部区域;第二系带自由端穿过所述第二穿线孔进入轴筒的内腔后沿第二走线路径到达所述第二出线孔后退出到轴筒的外部区域,所述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呈分离式立体交叉;
S3、对退出到轴筒的外部区域的第一系带自由端、第二系带自由端进行打结,打结后的系带自由端包括尾部和结头;
S4、回拉系带,使得至少系带的结头被回拉至所述轴筒的内腔内,所述系带被耦合到所述线轴。
本专利中的所述“分离式立体交叉”又称隔离式立体交叉或非互通式立体交叉,是指两条路径之间互不通连的交叉;分离式立体交叉既包括空间交错位置处上路径与下路径存在距离差的完全分离,也包括空间交错位置处上路径的下缘与在下路径的上缘零距离接触。此处的“上路径”、“下路径”、“上缘”、“下缘”都是根据线轴在穿线状态时两条路径的实际空间位置来决定的,而且此处的上下是在空间交错处的上下,因为第一走线路径和第二走线路径在其他空间位置处的上下位置关系与在空间交错处的上下位置关系可能不同。所谓的“空间交错处”,其在平行于第一底盘或第二底盘所在平面的投影为两条路径的投影线的交叉点。
优选的,所述第一底盘和第二底盘平行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爱康伟达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爱康伟达智能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65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体康复手套
- 下一篇:一种地热环境下地下通道用预制砌块及其使用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