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16460.8 | 申请日: | 2022-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06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 发明(设计)人: | 廖祥文;刘翀凌;杨思源;吴海杰;郑鹏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V30/41 | 分类号: | G06V30/41;G06V30/18;G06V30/19;G06N3/0442;G06N3/046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明鑫;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特征 融合 类别 文本 生成 系统 | ||
1.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类别文本预处理模块,用于对类别文本的向量化处理;
一个多路注意力模块,在生成器中利用多种注意力机制学习文本的多种注意力表示;
一个生成器融合输出模块,将多种注意力表示融合并输出生成文本;
一个局部语义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判别器提取文本的局部依赖特征;
一个全局语义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判别器提取文本的长距离依赖特征;
一个判别器融合输出模块,将文本的局部和长距离依赖特征融合并反馈给生成器判别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类别文本预处理模块将分词后的文本数据转换为One-Hot编码的向量形式,并引入附加类别信息,通过嵌入层形成输入向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路注意力模块运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拼接注意力机制和点乘注意力提取不同种类的注意力信息,从不同角度提取句子中单词与单词间的特征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器融合输出模块基于双向GRU来动态融合多路注意力特征,学习注意力之间在高维空间的表征关系,形成综合多角度考虑的特征向量,使用Gumbel-Softmax生成离散文本的近似采样,解决生成对抗网络直接采样时的梯度消失问题以输出生成文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局部语义特征提取模块,采用不同尺寸的卷积核对每个生成文本和真实文本进行特征提取,对通过最大池化后的各个特征图进行拼接,从而获得局部上下文依赖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局语义特征提取模块采用双向GRU对句子进行全局语义特征提取,从而获取句子中的长距离上下文依赖特征,弥补卷积神经网络无法充分捕获文本全局语义信息的不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类别文本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判别器融合输出模块将局部语义特征和全局语义特征相融合,通过高速神经网络使更多梯度信息得以回传,并将判别结果作为学习信号反馈给生成器,使生成器生成更可能骗过判别器的高质量类别文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646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