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15295.4 | 申请日: | 2022-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6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霁欣;毛雪飞;孙惠芳;钱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40;G01N1/2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337 | 代理人: | 徐鹏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样品 导入 检测 装置 重金属 快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涉及分析化学领域。其中装置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器、光谱仪,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待测样品的热辅助蒸发部件,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体外包裹有金属箔/丝,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壁上设有用于通入空气、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入口;热辅助蒸发部件作为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内电极,金属箔/丝作为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外电极,形成一体化同轴型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光谱仪设置在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出口处,用于进行特征光谱检测。本发明利用热辅助进行样品灰化,利用放电进行待测元素直接激发,不仅可以检测绝大部分液体样品,也可以对固体悬浊液样品直接进样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分析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现阶段工业及化工行业的迅速发展,人类活动所增加到环境中的重金属也日益增加,如电镀、采矿、造纸等,使重金属扩散到土壤、水体之中,进而造成了粮食、蔬菜等食品的污染,过量的重金属摄入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严重时可引发癌症。为了解污染状况及判定重金属污染治理效果,必须对这些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及时的检测。但是,目前的重金属检测以液体进样仪器技术为主,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耗时、复杂的样品消解处理,将待测样品转化为均匀的液体介质才能上机进行测定,一般需要8小时到2天才能完成一个检测周期,无法实现重金属的现场、快速检测。
目前,常用于重金属检测的进样方式有蠕动泵液体进样、气动雾化进样、化学蒸气发生进样及电热蒸发进样技术等。但是,前面三种进样方式都需要样品消解转化为液体介质才能进样,无法直接检测固体样品。而电热蒸发进样技术虽然可以实现固体样品直接导入,但是常见的石墨炉、金属陶瓷、石英管等蒸发装置,一是功耗高,二是尺寸大,三是结构复杂,难以实现小型化、便携化、现场化;并且,对于复杂基质的抗基体干扰效果不佳。例如,有研究公开了采用介质阻挡放电富集钨丝电热蒸出的As,之后再通过DBD放电使捕获的As二次释放,最后被原子光谱检测。但是,该技术中钨丝是作为一个独立的电热蒸发器,重金属元素被蒸发后到达介质阻挡放电装置需要一定的传输距离,会存在传输损失,影响检测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这也造成整体的结构非常复杂,需要多段的放电,造成分析时间较长,且仪器不易维护,也难以小型化和便携化。因此,如果有技术可以将样品载体、电热蒸发装置、放电装置合为一体,则可以进一步减小仪器尺寸和功耗,降低传输损失,提高分析速度和检测灵敏度,更有利于仪器装置的小型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及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不仅可以检测绝大部分液体样品,也可以对固体悬浊液样品直接进样检测。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包括介质阻挡放电器、光谱仪,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体内设有用于盛放待测样品的热辅助蒸发部件,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体外包裹有金属箔/丝,介质阻挡放电器的腔壁上设有用于通入空气、惰性或还原性气体的入口;热辅助蒸发部件作为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内电极,金属箔/丝作为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外电极,形成一体化同轴型介质阻挡放电结构,光谱仪设置在介质阻挡放电器的出口处,用于进行特征光谱检测。
进一步地,热辅助蒸发部件为氮化硅棒,其下端连接有底座。
进一步地,介质阻挡放电器为使用一种或多种非金属材料制成的线筒式结构。
进一步地,非金属材料包括石英、陶瓷、石墨。
进一步地,光谱仪包括原子发射光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或原子荧光光谱仪。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重金属快速检测方法,其基于上述一体式样品导入检测装置,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本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52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