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12883.2 | 申请日: | 2022-1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10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 发明(设计)人: | 徐长宝;辛明勇;冯起辉;高吉普;林呈辉;王宇;祝健杨;杨婧;何雨旻;汪明媚;古庭赟;徐玉韬;李博文;刘斌;唐赛秋;毛均毅;张缘圆;余丙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41/094 | 分类号: | H01F41/094;H01F41/096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蕾 |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配重 调控 微米 线圈 装置 | ||
1.一种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重机构(100),包括底座(101)、设置于底座顶部的支撑轮杆(102)以及用于限位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一侧的开合单元(103);
配重调控机构(200),设置于所述底座(101)的外端并位于所述支撑轮杆(102)之间,其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101)的支撑箱(201)、设置在所述支撑箱(201)内部的调控单元(202)、限位于所述支撑箱(201)中的张紧轮(203)、连接于所述张紧轮(203)两端并延伸出所述支撑箱(201)外侧的调配单元(204);以及,
线轮收放机构(300),分别设置在所述底座(101)的两端,一端的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用于对所述线本体(A)收线,一端的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用于对所述线本体(A)放线,所述线本体(A)通过所述张紧轮(203)和支撑轮杆(102)进行辅助张紧,且其中一端的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能够于所述底座(101)上平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合单元(103)包括通过弹簧(103b)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中的踩踏板(103a)、设置于所述踩踏板(103a)一端并连接方形板(103d)的固定板(103c),以及设置在所述方形板(103d)外端的凸柱(103e),通过所述凸柱(103e)与一端的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配合,控制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的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控单元(202)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箱(201)两端的断路器(202a)、与所述断路器(202a)电性连接并延伸出所述支撑箱(201)一端的无线电机驱动器(202b),且两端所述断路器(202a)也同时位于所述调配单元(204)的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一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配单元(204)包括设置在所述张紧轮(203)两端用于限位的导向块(204a),以及设置在所述导向块(204a)一端于所述支撑箱(201)外侧的配重箱(204b),所述导向块(204a)位于所述调控单元(202)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轮收放机构(300)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101)外端的承放单元(301)、与所述承放单元(301)相配合的限位箱(302)、设置于所述限位箱(302)一端的驱动单元(303)、与所述驱动单元(303)及所述承放单元(301)相配合的线轮单元(304),以及设置在驱动单元(303)输出端用于在所述承放单元(301)上移动的连接单元(30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放单元(301)包括连接于所述底座(101)外侧的承重座(301a)、固定于所述承重座(301a)一端的放筒(301b)、设置在所述放筒(301b)中并能够延伸出其外侧的挤压组件(301c),以及设置在所述放筒(301b)一侧的螺杆(301d),且所述螺杆(301d)穿过所述放筒(301b)的外侧,所述放筒(301b)通过限位杆(302a)与所述限位箱(302)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配重块调控的微米级线圈绕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组件(301c)包括设置在所述放筒(301b)中的顶压簧(301c-1)、连接于所述顶压簧(301c-1)一端的限位板(301c-2)和设置在所述限位板(301c-2)一侧的支撑柱(301c-3),所述限位板(301c-2)能够于所述放筒(301b)的滑槽中移动,且所述支撑柱(301c-3)与所述线轮单元(304)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128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嵌入式操作系统资源隔离实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稳定型膨胀螺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