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钒精制尾渣焙烧提钒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1403.2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6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劲鹏;彭毅;杜光超;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22 | 分类号: | C22B34/22;C22B1/02;C22B7/00;C22B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宋薇薇;朝鲁蒙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制 焙烧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钒精制尾渣焙烧提钒的方法,步骤如下:1)将含钒精制尾渣从回转窑窑尾连续加入并控制回转窑各段的温度,尾气经冷却、除尘后,用水吸收产生的氯气;2)控制回转窑的倾角和转速,控制窑头高温段焙烧停留时间为30‑60min,整个焙烧的总停留时间为120‑240min,获得焙烧产物;3)将焙烧产物从回转窑窑头排放到熔池中,保温持续一段时间后冷却排出,得到焙烧渣;4)将焙烧渣破碎分选后,获得钒产品和炉渣。本发明具有工艺流程短、提钒效率高的优点;本发明采用回转窑一步完成煅烧精制尾渣焙烧融化过程,采用保温熔池完成钒与杂质分离过程,易于实现连续生产,并且处理量大,能够有效解决精制尾渣的处理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化工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含钒精制尾渣焙烧提钒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四氯化钛除钒精制工艺所获得的含钒精制尾渣中,钒、钛及其他杂质主要以氯化物或氯氧化物形式存在,在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同时,处理难度较大。目前含钒精制尾渣钒回收工艺一般分为火法提钒工艺、湿法提钒工艺及氯化提钒工艺三种,其中火法提钒工艺是将精制尾渣中的碳、氯脱除后,作为一种高含钒辅料加入转炉钒渣提钒或进行钒钛冶炼,但脱除过程会产生大量含氯烟尘。湿法提取的方式一般采用浸出方式提钒,可以避免大量烟气产生,但存在酸耗较高、杂质分离困难的问题。氯化提取工艺则是以氯气或其他氯化物为介质,将钒转化为三氯氧钒进行分离提取,但由于精制尾渣中一般含有较高含量的钛,氯化分离的难度较高。
例如,文献TiCl4精制尾渣的回收利用研究提出了高温煅烧制备钒渣,结果表明在煅烧温度≧600℃,煅烧时间大于2h条件下,可将精制尾渣制成氯含量小于0.3%的钒渣,钒收率达到95%。
专利CN108677035A公开了一种回转窑连续焙烧四氯化钛精制尾渣脱氯脱碳的方法,从回转窑窑头通入氧气,从窑尾加入物料与氧气形成逆流接触,焙烧后精制尾渣从窑头排出,具有连续动态脱氯脱碳的特点。
专利CN104017993A公开了一种用四氯化钛精制尾渣的钠化焙烧浸出液制备氧化钒的方法,将四氯化钛精制尾渣进行钠化焙烧后浸出,得到含钒浸出液,含钒浸出液经过净化除铝-铵盐沉钒-煅烧等工艺流程制备五氧化二钒,钒收率达到90%以上。
专利CN112981141A公开了一种四氯化钛精制尾渣制备钒铁合金的方法,将四氯化钛精制尾渣破碎磨细后用回转窑进行氧化焙烧,得到含钒焙烧熟料,将铁粒、还原剂等与含钒焙烧熟料混匀后放入冶炼炉中进行冶炼,冶炼结束后即可得到钒铁合金。
专利CN107032400A公开了一种TiCl4精制尾渣碱浸制备高纯氧化钒的方法,将TiCl4精制尾渣脱氯焙烧后再使用碱浸得到低杂质的含钒浸出液,含钒浸出液经过净化除杂-铵盐沉钒后得到偏钒酸铵,干燥煅烧后得到纯度99.9%的五氧化二钒。
专利CN101234784B公开了一种制备V2O5片钒的工艺方法,以偏钒酸铵为原料,连续加入闪蒸干燥机,在200℃~600℃下干燥打粉后,送入煅烧分解炉脱氨氧化,反应温度为500℃~700℃,最后喷入雾化熔化炉,在700℃~900℃下融化成V2O5液滴。
然而,这些工艺流程较长,提取过程钒损失较大,氯化产品的纯度虽然高,但钒钛分离的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含钒精制尾渣焙烧提钒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艺流程短、提钒效率高的优点,并且该方法可连续生产、处理量大,有效解决精制尾渣的处理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含钒精制尾渣焙烧提钒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14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