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判识系统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00107.0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28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佳;孙琳;傅羽;刘越;蒋弼瀛;黄佳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H50/20 | 分类号: | G16H50/20;G06F18/2431;G06N3/08;G06F18/21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华夏松花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3 | 代理人: | 岳昕 |
地址: | 15008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心肌 肌钙蛋 升高 类型 心血管疾病 辅助 系统 设备 | ||
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判识系统及设备,属于心肌肌钙蛋判识技术和心血管疾病判识技术领域。为了解决现有的依赖于人工的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cTn的指标判断存在判识的效率慢的问题,以及可能增加误诊或延误治疗风险的问题。本发明的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辅助判识系统包括获取并基于血压和心跳数据提取特征的状态信息获取单元,记录并监测不同时间段cTn指标的心肌肌钙蛋监测单元,根据cTn指标提取特征的心肌肌钙蛋特征提取单元,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并获取心电信号特征的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单元,以及基于前述基础特征,利用随机森林分类器判识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辅助判识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心肌肌钙蛋判识技术和心血管疾病判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心肌肌钙蛋白cTn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等心血管急危重症医学评估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cTn是心肌损伤的标志物,但并非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相关冠状动脉缺血所特有,有研究显示,高达45%的cTn升高患者存在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误诊可增加患者因过度抗凝治疗而导致的出血风险以及行心导管介入和支架置入术的概率,并延误疾病的治疗。
目前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判识基本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即由医生先基于基础的指标检测数据来判识心肌肌钙蛋升高可能是缺血性心血管疾病,还是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导致的,然后根据基本的判识,然后再针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或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安排检测,或者针对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对应的具体疾病或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对应的具体疾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安排检测,最终实现疾病的确认并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因此这种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判识过分依赖于医生的临床经验,这就需要医生具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而对于临床经验较少的医生,尤其是实习医生或者是从业时间较少的医生来讲,增加了临床判识的困难,从而增加了误诊或延误治疗的风险。而且这种医生借助临床经验进行是否为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导致的cTn升高,不仅要求医生要了解心电图和cTn指标,还要求医生了解并分析更多的检查指标,从而也增加了判识的时间,进而延长了诊断时间,在要诊疗患者数量确定的前提下,变相的增加了医生的工作时间,而且对于每个患者个体而言,增加了延误治疗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依赖于人工的缺血性/非缺血性心血管疾病的cTn的指标判断存在判识的效率慢的问题,以及可能增加误诊或延误治疗风险的问题。
一种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辅助判识系统,包括状态信息获取单元、心肌肌钙蛋监测单元、心肌肌钙蛋特征提取单元、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单元和心肌肌钙蛋升高类型的辅助判识单元;
状态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患者的状态信息,包括血压p和心跳数据n,血压p单位为mmHg,心跳数据n单位为次/分;将p/120作为第一状态特征,将p/n作为第二状态特征;
心肌肌钙蛋监测单元:用于记录并监测不同时间段cTnI、cTnT指标;
心肌肌钙蛋特征提取单元:将当前cTnI、cTnT指标作为第一cTnI特征和第一cTnT特征;将当前cTnI/cTnI24-48作为第二cTnI特征,cTnI24-48为起病后24-48小时对应的cTnI,如果没有cTnI24-48数据,或者当前获得cTnI的时间并未超过起病后的24-48小时,则将第二cTnI特征设置为1;同样的,将当前cTnT/cTnT24-48作为第二cTnI特征,cTnT24-48为起病后24-48小时对应的cTnT,如果没有cTnT24-48数据,或者当前获得cTnT的时间并未超过起病后的24-48小时,则将第二cTnT特征设置为1;
心电信号特征提取单元:其用于对心电信号进行分析并获取心电信号特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医科大学,未经哈尔滨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00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