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极磷虾生物学特征参数快速测定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93977.X | 申请日: | 202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9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庆;张港琛;黄洪亮;李灵智;李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A01K61/90;G01N21/84;G01N21/01;F21V2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陆懿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极 磷虾 生物学 特征 参数 快速 测定 | ||
本发明涉及水产生物测量设备领域。一种南极磷虾生物学特征参数快速测定板,包括中空壳体,中空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测量板以及灯光面板,测量板与灯光面板的外边缘通过侧板相连;测量板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测量单元,测量单元包括透光基板,透光基板上设置有刻度线以及摆放定位标识体;灯光面板包括不透光基板以及发光组件,不透光基板安装有发光组件,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测量单元。本发明通过发光组件对摆放在测量单元上的南极磷虾进行光照,便于调整南极磷虾的观测状态,可以清晰展示南极磷虾的体长、性别、性成熟度、体色和摄食强度。通过透光基板上的刻度线以及摆放定位标识体,便于提高测量效率以及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生物测量设备领域,具体是特征参数测定板。
背景技术
南极磷虾是典型的甲壳类浮游动物,广泛分布于南极大陆周围。在地球已知的多细胞动物当中,磷虾的生物量最大,据估算,其资源量可达3.0×108~5.0×108t。同时,它们也是整个南大洋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的关键环节,它们既是南大洋里重要的草食性动物,又为鱼类、鲸鱼、海豹、企鹅、海鸟等提供了食物来源。磷虾的脂类物质含量很高,富含营养的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被称为全球最大的动物蛋白质库,另外还富含丰富的矿物元素和胡萝卜素等,因此,南极磷虾的开发价值十分巨大。
在南极磷虾渔业拖网作业和观察员项目实验实施过程中,根据南极海洋生物资源保护委员会(CommissionfortheConservationofAntarcticMarineLivingResources,CCAMLR)的相关要求,需要对一定数量网次南极磷虾的体长、性别特征进行现场测定统计并提交,CCAMLR要求每次至少测定200尾南极磷虾,另外,在进行南极磷虾生物学科学研究中,也需要测量和记录大量南极磷虾的体长、性别、性成熟度、体色、摄食强度等生物学。按照CCAMLR的要求每艘渔船需要配备科学观察员1~2人,工作量巨大,恶劣的南极环境导致南极磷虾捕捞船时刻处在晃动之中,增加了工作难度。另外,磷虾个体较小,目前多使用游标卡尺进行南极磷虾体长的测量,每测完一尾都需要将游标卡尺进行重新调整,而在判断磷虾种类、磷虾性别、体色和摄食强度时多依靠人为主观因素,以上多种因素严重影响了测量效率以及测定的准确率。因此,迫切需要发明一种全新的南极磷虾生物学特征测定工具,以提高南极磷虾生物学测定效率和准确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南极磷虾生物学特征参数快速测定板,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南极磷虾生物学特征参数快速测定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壳体,所述中空壳体包括上下设置的测量板以及灯光面板,所述测量板与所述灯光面板的外边缘通过侧板相连;
所述测量板上设置有矩阵式排布的测量单元,所述测量单元包括透光基板,所述透光基板上设置有刻度线以及摆放定位标识体;
所述灯光面板包括不透光基板以及发光组件,所述不透光基板安装有所述发光组件,所述发光组件的发光方向朝向所述测量单元。
本发明通过发光组件对摆放在测量单元上的南极磷虾进行光照,便于调整南极磷虾的观测状态,可以清晰展示南极磷虾的体长、性别、性成熟度、体色和摄食强度。通过透光基板上的刻度线以及摆放定位标识体,便于提高测量效率以及准确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摆放定位标识体包括眼部基点、头胸部基准线和腹部基准线,所述眼部基点、头胸部基准线和腹部基准线从左至右依次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腹部基准线与所述刻度线交错设置。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刻度线是从左至右排布的线段,所述线段的前后两端延伸至所述透光基板的前后两端;
所述刻度线的左端部与所述腹部基准线的左端部齐平。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透光基板的端部设有计数序号标识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39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