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跨海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90966.6 | 申请日: | 2022-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28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栋;冯龙;何文建;邹金龙;陈强;杨枭;石新鹏;杨丰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2/00 | 分类号: | E01D22/00;E01D19/14;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87 | 代理人: | 何秋石 |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跨海大桥 优化 施工工艺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跨海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工艺,所述跨海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工艺包括:获取桥梁主塔中的待补强结构,并制定适用于所述待补强结构的补强施工方案;基于所述施工方案,对所述待补强结构进行相应的补强施工,得到补强后的桥梁主塔。本申请属于跨海大桥主塔施工领域,通过桥梁主塔中的待补强结构,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所述待补强结构的补强施工方案,基于所述补强施工方案,对所述待补强结构进行相应的补强施工,以此加强桥梁主塔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跨海大桥主塔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跨海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桥梁建设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受到重视。桥梁支架作为施工的主要支撑结构,它的安全是保证桥梁顺利施工的重要前提之一。桥梁下横梁支架倒塌事故,其中大部分是由于支架基础不牢、局部扣件存在质量或施工误差、施工过程不利荷载异常造成的,因此目前需要针对桥塔的结构优化补强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跨海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工艺,旨在解决桥塔的结构稳定不足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方法,所述大桥主塔优化补强施工方法包括:
获取桥梁主塔中的待补强结构,并制定适用于所述待补强结构的补强施工方案;
基于所述施工方案,对所述待补强结构进行相应的补强施工,得到补强后的桥梁主塔。
可选地,所述获取桥梁主塔中的待补强结构,并制定适用于所述待补强结构的补强施工方案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桥梁主塔的结构设计图纸;
基于所述设计图纸,确定所述待补强结构;
结合所述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放样,得到放样结果;
分析所述放样结果,制定适用于所述待补强结构的补强施工方案。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施工方案,对所述待补强结构进行相应的补强施工,得到补强后的桥梁主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适应于所述补强后的桥梁主塔的构造调整方案;
基于所述构造调整方案,调整所述桥梁主塔结构。
可选地,所述待补强结构包括横桥向下横梁、顺桥向下横梁、下塔柱及塔座、中塔柱、中塔柱顶部顺桥向塔肢交汇和主桥支座,所述基于所述施工方案,对所述待补强结构进行相应的补强施工,得到补强后的桥梁主塔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横桥向下横梁、所述下塔柱及塔座和所述中塔柱结构增加混凝土结构,并对增加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先的混凝土结构的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再进行植筋钻孔;
对所述顺桥向下横梁结构增设预应力钢束;
对所述中塔柱顶部顺桥向塔肢交汇结构的塔柱交汇处底部粘贴钢板,并在两侧植钢筋,再浇无收缩灌浆料,与原结构形成整体;
将所述主桥支座结构中的抗风支座调整为四氟滑板支座,并将横向固定支座调整为双向活动支座。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横桥向下横梁结构增加混凝土结构,并对增加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先的混凝土结构的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再进行植筋钻孔的步骤,包括:
将所述横桥向下横梁结构中的横梁两侧各增加500mm宽混凝土结构,顶部增加100mm厚UHPC结构;
对增加的混凝土结构与原先的混凝土结构的结合面进行凿毛处理;
对横梁新增截面部分内布置环向预应力钢束,其中,所述预应力钢束的规格为22-φ15.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90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