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9633.1 | 申请日: | 202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7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平;程凯;岳明鑫;夏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G01V1/34;G01V1/36;G01M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230026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井多源 信息 c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进行合成孔径雷达测量,获得地表形变图;
步骤2:利用航空或半航空瞬变电磁设备进行航空或半航空瞬变电磁探测,获得电阻率切片图;
步骤3:对地表形变图和电阻率切片图进行分析,确定重力梯度测量,电阻率法和微震测量的重点监测区域;
步骤4:利用重力梯度设备在地表开展重力梯度测量,获得密度剖面图;
步骤5:利用电阻率法设备和地震监测设备在井下分别开展电阻率法和地震监测,获得三维电阻率图和三维速度图;
步骤6:对获得的密度剖面图、电阻率图和速度图进行综合解释,实现对CO2的运移的监测。
2.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如下:
对CO2封存前后区域的合成孔径图像进行时序雷达干涉技术处理,随后利用信号处理和差分测量,最终提取到CO2封存区域的地表形变信息。
3.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CO2封存区域内沿测线进行连续数据采集,完成区域测量,对获得的测区的航空或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首先进行去噪处理,然后反演得到测区不同深度的电阻率切片图。
4.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的具体方法如下:
重力梯度测量观测重力垂直梯度和水平梯度,采用“下-上-下”的观测作业方式,测量中对仪器的零点漂移,地球固体潮变化都加以校正。
5.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的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电阻率法监测,在监测井中布置等间隔的电极,电极的数量和间距根据监测的范围综合确定,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快速三维反演,获得三维电阻率图;地震监测采用四维地震监测,在同一观测点、不同时间重复进行三维地震监测,获得不同时刻的三维速度图,以监测储层的CO2运移情况。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O2封存区域包括封存层、密封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一种基于空-天-地-井多源信息的CO2封存监测方法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太空监测模块,用于获取CO2封存区域的合成孔径雷达数据;
天空监测模块,用于获取CO2封存区域的航空或半航空瞬变电磁数据;
地表监测模块,用于获取CO2封存区域的重力梯度数据;
井下监测模块,用于获取CO2封存区域的电阻率法和地震监测数据;
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对获得的数据进行去噪、反演以及成像,获得地表形变图、电阻率切片图、密度剖面图、三维电阻率图和三维速度图,通过不同的色标显示不同的形变、电阻率、密度、速度的高低值;
路径绘制模块,综合根据地表形变图、电阻率切片图、密度剖面图、三维电阻率图、三维速度图中的异常区域,绘图确定CO2运移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未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96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乳杆菌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SnTe基热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