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整形的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82959.1 | 申请日: | 2022-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9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宋程;黄则兵;王朝曦;王海涛;梁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17/06 | 分类号: | G02B17/06;G02B5/10;G02B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许美红;黄帅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波段 激光 整形 离轴两反 切换 变倍扩束 组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整形的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包括1组离轴主、次镜和1组平面反射镜;其中,离轴主、次镜均为离轴同心抛物镜,抛物面中心轴重合,激光光束依次经过离轴次镜和离轴主镜实现4倍扩束;平面反射镜组为两个45°平行放置的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组切入离轴光路时,将入射光路截断,激光光束通过平面反射镜组实现光路折转,实现1倍扩束;平面反射镜组切出离轴光路,切入离轴光路盲区时,通过离轴主、次镜实现4倍扩束。本发明可实现对多波段激光系统,实现4×扩束/1×扩束,利用光路盲区实现切换变倍,在平面反射镜组切入离轴光路盲区时,实现激光光束4倍扩束;平面反射镜组切入离轴光路时,实现1倍扩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波段激光整形扩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整形的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
背景技术
不同于以往单波段激光扩束系统,多波段扩束系统的激光器响应波段为0.53μm~1.57μm,入瞳直径为48mm,若采取传统的透射式结构形式,会存在严重色差校正问题,这会使光学系统结构复杂化,势必会导致系统透过率低,且光学元件激光损伤阈值高、多波段膜系复杂,存在加工难度大、成本高等难题。而反射式结构形式,简化光学系统结构。
反射式扩束系统具有无色差的优点,利于宽波段像差设计,可分为同轴和离轴两种,同轴系统结构简单、质量轻,但视场小,有中心遮拦,能量利用率较低;离轴反射系统是基于同轴反射系统,通过视场离轴或光阑离轴来实现无中心遮拦,使系统做到小型化、轻量化,同时组件具有高反射率、能量利用率较高。
扩束组件需要实现两档变倍,而离轴扩束系统本身尺寸紧凑,添加变倍组件容易导致光学元件之间存在相互干涉的情况,影响扩束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整形的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解决扩束组件添加变倍组件容易导致光学元件之间存在相互干涉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多波段激光整形的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包括1组离轴主、次镜和1组平面反射镜;
其中,离轴主、次镜均为离轴同心抛物镜,抛物面中心轴重合,激光光束依次经过离轴次镜和离轴主镜实现4倍扩束;
平面反射镜组为两个45°平行放置的平面反射镜,平面反射镜组切入离轴光路时,将入射光路截断,激光光束通过平面反射镜组实现光路折转,实现1倍扩束;平面反射镜组切出离轴光路,切入离轴光路盲区时,通过离轴主、次镜实现4倍扩束。
进一步的,平面反射镜组通过翻转的方式切入或切出离轴光路。
进一步的,离轴主、次镜的非球面满足Zernik公式:
其中,Z为非球面矢高,c为非球面曲率半径,r为反射镜口径,K为二次曲面系数。
进一步的,离轴主镜R=-1000,K=-1,外径为230mm,F数为0.6,离轴主镜离轴量为300mm;离轴次镜R=250,K=-1,外径为55mm,F数为0.61,离轴次镜离轴量为75mm。
进一步的,该离轴两反切换变倍扩束组件入瞳直径为48mm,工作波段为0.53μm~1.57μm,入射发散角为2mrad;4倍扩束时,发散角由2mrad压缩至0.5mrad。
进一步的,离轴主、次镜和平面反射镜的材料为微晶玻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华中光电技术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829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