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光纯丙乳液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71932.2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徐雁志;唐兵;曾庆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65/06 | 分类号: | C08F265/06;C09D151/00;C08F220/14;C08F220/18;C08F230/08;C08F220/58;C08F220/06;C08F220/32;C08F216/14;C08F222/02;C08F220/28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黄绮颖 |
| 地址: | 528325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光纯丙 乳液 | ||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光纯丙乳液,用于制备高光纯丙乳液的原料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羧基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硬单体和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丙烯酸酯类硬单体的Tg值为15℃~110℃,丙烯酸酯类软单体的Tg值为‑80℃~‑60℃;高光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配制核层预乳化液和壳层预乳化液;S2.将乳化剂加入水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并升温至80~85℃,接着向其中添加引发剂、核层预乳化液,得到第二反应液;S3.向第二反应液中滴加壳层预乳化液,期间,向反应体系中加入交联单体和羧基单体;S4.在S3完成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其他助剂,制得高光纯丙乳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胶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光纯丙乳液。
背景技术
随着外墙用纯丙乳液漆料技术的快速发展,外墙产品多种多样,但与此同时存在难施工、耐水白差、耐沾污差、光泽低等问题。
一方面,现有的外墙用纯丙乳液漆料由于上墙施工大部分为人手操作,在施工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漆料不均匀的问题,导致漆膜表观有薄有厚,致密度有差别,从而出现光泽不均的发花现象。且目前的漆料对施工手段要求较高,一般而言,漆料需要依照一定的施工手段,如需指定使用滚涂或喷涂的施工手段操作上漆,否则漆面易出现斑驳等问题。
另一方面,现有外墙用纯丙乳液漆料受热后易变软发粘或因受雨水浸泡而软化,而软化后的漆膜更容易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雨水夹带空气中的尘埃落到漆膜表面,而由于漆膜不耐水且表面存在空隙,细小的污染物会随着雨水侵入涂层内,水分蒸发后,污染物就会留在漆膜内,形成永久性的污染。从而导致漆膜易出现污垢、变色等问题,使得外墙美观度下降。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乳液的施工难度及提高乳液的光泽度、耐水、耐沾污性能,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光纯丙乳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高光纯丙乳液,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高光纯丙乳液的原料包括丙烯酸酯类单体、交联单体、羧基单体、乳化剂和引发剂,丙烯酸酯类单体包括丙烯酸酯类硬单体和丙烯酸酯类软单体,丙烯酸酯类硬单体的Tg值为15℃~110℃,丙烯酸酯类软单体的Tg值为-80℃~-60℃;高光纯丙乳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分别配制核层预乳化液和壳层预乳化液,其中,按照质量份数计算,核层预乳化液包括3~10份丙烯酸酯类硬单体、3~7份丙烯酸酯类软单体、0~0.5份交联单体、0.1~1份羧基单体、0.5~1份乳化剂、0.1~0.3份引发剂,壳层预乳化液包括12~24份丙烯酸酯类硬单体、2~4份丙烯酸酯类软单体、0.9~1.5份乳化剂、0.1~0.8份引发剂;S2.按质量份数计算,将0.5~1份乳化剂加入25~35份水中得到第一反应液,将第一反应液升温至80~85℃,接着向其中添加0.1~0.3份引发剂,然后向反应体系中滴加核层预乳化液,得到第二反应液;S3.向第二反应液中滴加壳层预乳化液,期间,按质量份数计算,向反应体系中加入1~3份交联单体和0.5~2份羧基单体;S4.在S3完成后,向反应体系中加入其他助剂,制得高光纯丙乳液。
本发明通过巧妙独特的核壳层乳液聚合法,能够使得所制备的纯丙乳液具有较好的光泽度、耐水、耐沾污性能,且其施工难度较低,能够使用喷涂法或者滚涂法施工,改善高亮乳液的发花问题。一方面,本发明通过搭配在恰当Tg范围内的丙烯酸酯类硬单体和丙烯酸酯类软单体,能够减少使用丙烯酸酯类硬单体,使得核层更软、壳层更硬,提高乳液的成膜温度和漆膜的硬度,进一步提升漆膜的耐沾污性能,同时保证漆膜在温变及厚涂的情况下不开裂。另一方面,通过特殊的工艺,能够让乳化剂、交联单体、羧酸单体在核壳层之间巧妙分布,使得漆膜具备很好的封闭性,从而减缓水透过面漆的速度,增强漆膜的耐水、耐水白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巴德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719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