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69667.4 | 申请日: | 2022-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5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天章;胡民亢;樊智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2F1/057 | 分类号: | C22F1/057;C22C21/12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136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合金 强度 热处理 工艺 | ||
1.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振动参数
将铝锂合金样件置于全自动振动设备上,开启振前扫描,确定振动参数;
步骤二,固溶处理
将铝锂合金样件放入保温炉,固溶处理后获得固溶后样件;
步骤三,淬火处理
将固溶后样件转移至水中淬火,淬火至水温或室温;
步骤四,振动辅助人工时效
将淬透的样件擦拭干净,置于保温炉中振动夹具上,开启设定好振动参数的振动设备并进行人工时效,获得振动时效后样件;
步骤五,后处理
对振动时效后样件进行表面去污等处理,得到最终铝锂合金样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铝锂合金样件包括组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u 2~5%,Li 0.5~3%,Mg 0.2~1%,Ag0.1~0.6%,余量为Al及微量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铝锂合金样件为板材、棒材、线材、管材,所述的板材厚度为1~10mm,所述的棒材直径为8~50mm,所述的线材直径为2~12mm,所述的管材外径为12~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对样件进行振前扫描,主要原理公式式中:fn为固有频率,单位是HZ;k为弹簧的刚度,单位是Kg/cm;m为振动体质量,单位是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振动参数为亚共振频率,取为2/3固有频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保温炉加热至490℃-520℃后,保温20~40min至炉温无波动后,放入铝锂合金样件,进行固溶处理,保温温度为490℃-520℃,保温时间为100-15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水温为15℃~30℃,转移时间≤15s,淬火时间为2-4mi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淬火后样件转移至保温炉中的振动夹具内,开启振动,整个过程需控制在1min以内,避免发生自然时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人工时效在保温炉中进行,所述的保温炉预先在155℃~170℃下保温20~40min至炉温稳定后,进行人工时效保温操作,人工时效温度为155℃~170℃,保温时间为13-18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铝锂合金强度的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经过热处理后的铝锂合金材料均有T1时效相析出,屈服强度490~510MPa,延伸率为8~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未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96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