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及运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8089.2 | 申请日: | 2022-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37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锡炯;徐浩然;徐豪;侯立安;王骁杰;冯向东;鲁卫哲;余一凡;张兴旺;吕佳慧;雷磊;李松松;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6 | 分类号: | C02F1/76;C02F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冷却水 杀菌剂 系统 运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及运行方法,包括: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冷却水系统和控制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与变频加药泵的进口端相连,变频加药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口管路,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冷却水加药点;变频加药泵和第一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冷却水系统分别与第一余氯浓度表和第二流量计相连,第一余氯浓度表和第二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通过在线表计与控制系统相连,并在相连的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冷却水加药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现火电厂冷却水系统氧化性杀菌剂浓度的自动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误操作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保水处理技术领域,更确切地说,它涉及一种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及运行方法。
背景技术
火电厂凝汽器冷却水系统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大量微生物随原水和空气进入冷却水系统,在合适的温度(25-40℃)、pH值(6.5-9.0)、饱和溶解氧、充足阳光条件下,形成黏腻沉积物并加速金属设备的腐蚀。常见的冷却水系统微生物控制方法包括机械处理和化学杀灭,其中化学杀灭法因广谱高效、适用范围宽、与缓蚀阻垢剂相容、具备黏腻剥离效果等优点,被广泛采用。
电化学氧化加药是一种原位制备氧化性杀菌剂的新型冷却水系统化学加药方法,相比常规的外购杀菌剂加药,具有经济性好、能够同步去除氨氮、资源利用率高、无需大量储备等优点,具有替代直接加药的潜力。火电厂采用电化学氧化系统处理氨氮废水,含有余氯的出水作为杀菌剂用于冷却水系统加药。由于火电厂氨氮废水水质不稳定,氯离子浓度、氨氮浓度、COD浓度、pH值等水质参数波动较大,导致电化学氧化反应器出水中的余氯浓度也不稳定。出水余氯浓度过低时,杀菌效果差,冷却水系统微生物污染风险增大;出水余氯浓度过高时,冷却水排水中剩余氧化性氯浓度高,将对环境造成氧化性污染,造成水体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及运行方法。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包括: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次氯酸钠加药系统、冷却水系统和控制系统;
其中,次氯酸钠加药系统与变频加药泵的进口端相连,所述变频加药泵的出口端连接有出口管路,所述出口管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和第一冷却水加药点;所述变频加药泵和第一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所述冷却水系统分别与第一余氯浓度表和第二流量计相连,所述第一余氯浓度表和第二流量计均与控制系统相连;
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通过在线表计与所述控制系统相连,并在相连的出水管路上设有第二冷却水加药点。
作为优选,所述在线表计包括第三流量计、电压表、电流表、氨氮浓度表和第二余氯浓度表;所述氨氮浓度表和第二余氯浓度表设置在与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相连的出水管路上。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如第一方面所述火电厂冷却水杀菌剂投加系统的运行方法,包括:
S1、设定冷却水系统余氯加药目标浓度X1,单位mg/L;
S2、读取当前冷却水系统流量L1,计算得到目标余氯量M1=L1*X1*k,其中k为余氯消耗系数;
S3、读取电化学氧化系统出水余氯浓度X2和出水流量L2,计算得到电化学氧化加药余氯量M2=L2*X2;
S4、将M2分别与余氯量上限和余氯量下限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调整电化学氧化反应系统电压;
S5、系统运行稳定后读取冷却水系统实测余氯浓度X4,若X4大于目标浓度上限或小于目标浓度下限,报警提示人工干预;所述目标浓度上限大于X1,所述目标浓度下限小于X1;
S6、加药结束,关闭控制系统,并停止电化学氧化系统和次氯酸钠加药系统。
作为优选,S4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浙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808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