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储能集装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7306.6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4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方亚龙;范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244 | 分类号: | H01M50/244;H01M50/289;H01M50/2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 |
地址: | 361100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储能集装箱,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该储能集装箱包括:外框架、支撑梁组件、多个内框架和多对电池支架;支撑梁组件固定于外框架的底部;多个内框架沿外框架的宽度方向分布在外框架围成的容纳空间内,多个内框架支撑于支撑梁组件上,且与外框架固定连接;一对电池支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框架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内框架固定在外框架的容纳空间内,电池支架固定在内框架上,从而形成一整体结构的储能集装箱,简化了电池固定的框架结构;另外,外框架的底部设置支撑梁组件,将内框架支撑在支撑梁组件上,提高了对内框架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储能集装箱的结构强度,避免储能集装箱因承重较大而损坏的隐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储能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储能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储能系统中整体电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大,储能系统所包括的电池数量也随之增大,从而导致储能系统的总重量增大。通常储能系统安装在集装箱内,在储能系统的总重量增大的情况下,导致对集装箱的结构强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结构强度的储能集装箱。
为实现上述申请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储能集装箱,包括:
外框架,围成一容纳空间;
支撑梁组件,位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且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
多个内框架,沿所述外框架的宽度方向分布在所述容纳空间内,且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电池仓,所述多个内框架支撑于所述支撑梁组件上,且与所述外框架固定连接;
多对电池支架,一对所述电池支架分别与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框架固定连接,以形成电池容纳位,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内框架在所述外框架的高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多对所述电池支架。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将内框架固定在外框架的容纳空间内,并将电池支架固定在内框架上,从而形成一整体结构的储能集装箱,简化了电池固定的框架结构;另外,在外框架的底部设置支撑梁组件,并将内框架支撑在支撑梁组件上,从而提高了对内框架的支撑强度,进而提高了储能集装箱的结构强度,避免储能集装箱因承重较大而损坏的隐患。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梁组件包括多个支撑纵梁,所述多个支撑纵梁沿所述外框架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所述支撑纵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架的深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
所述多个支撑纵梁与所述多个内框架一一对应,且一所述内框架支撑在一所述支撑纵梁上。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将支撑梁组件设置为多个支撑纵梁,从而单独实现对多个内框架的支撑,从而便于提高对多个内框架的支撑强度,进而便于提高储能集装箱的整体结构强度。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多个内框架的顶部均与所述外框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多个内框架中包括第一内框架和第二内框架,所述第一内框架的底部与一个所述支撑纵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内框架的底部与所述外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限定多个内框架的底部的固定方式,从而实现第二内框架的底部即在支撑纵梁上支撑,同时实现第二内框架与外框架的固定连接,从而便于进一步提高对第二内框架支撑的稳定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实施方式,其中,所述支撑梁组件还包括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外框架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固定连接,且所述支撑横梁与所述多个支撑纵梁连接。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通过支撑横梁的设置,将多个支撑纵梁固定为一整体,从而提高支撑梁组件的稳定性,以进一步提高储能集装箱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海辰储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73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存储系统和存储盘组
- 下一篇:一种曲面黑体辐射源的加热电路及其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