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2327.9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49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兆祺;王海达;王善远;刘博;冯子龙;于长龙;张子鹤;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2D29/045;E04B1/00;E02D29/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季辰玲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既有 地下室 红砖 外墙 新建 联通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根据新建管廊结构的平面尺寸及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在红砖外墙进行开洞,并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及构造柱对洞口进行加固,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洞口上部过梁及下部地梁,构造柱位于洞口两侧且与所述过梁和地梁连接;
将管廊结构通过所述洞口深入至红砖外墙内侧,对四周缝隙进行灰砂砖填实;
在管廊结构四周外扩一定范围内进行抗裂砂浆抹灰,作为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基层;
防水施工完成后,管廊结构顶板浇筑防水保护层,在红砖外墙的管廊结构四周采用抹灰+挤塑聚苯板作为防水保护层,完成后进行土方回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红砖外墙进行开洞的步骤包括:
根据新建管廊结构平面尺寸及相对红砖外墙相对位置关系对红砖外墙开洞位置进行测量放线,测量放线时设置管廊出入红砖外墙部分的操作面余量;
对洞口钢筋混凝土梁及构造柱放线,过梁锚入红砖外墙两侧至少500mm,洞口左右两侧拆除时拆除出马牙槎,保证构造柱与红砖外墙咬合;
拆除红砖外墙时采用边拆边撑的形式,上部过梁拆除作业面后及时进行浇筑,两侧构造柱空间拆除完成后及时进行浇筑,当三面形成支撑后再拆除三面内的红砖外墙,拆除完成后浇筑地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管廊结构四周1000mm辐射范围内进行抗裂砂浆抹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廊结构四周外扩一定范围内进行抗裂砂浆抹灰的步骤中,还包括:在管廊结构与红砖外墙四周位置制作倒角。
5.一种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新建管廊结构的平面尺寸及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的相对位置关系,在红砖外墙开设的洞口,所述洞口内采用钢筋混凝土梁及构造柱进行加固,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洞口上部过梁及下部地梁,构造柱位于洞口两侧且与所述过梁和地梁连接;管廊结构通过所述洞口深入至红砖外墙内侧,四周缝隙进行灰砂砖填实;在管廊结构四周外扩一定范围内进行抗裂砂浆抹灰,作为防水附加层及防水基层;管廊结构顶板浇筑防水保护层,在红砖外墙的管廊结构四周采用抹灰+挤塑聚苯板作为防水保护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梁锚入红砖外墙两侧至少500mm,洞口左右两侧拆除出马牙槎,构造柱与红砖外墙咬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结构,其特征在于,对管廊结构四周1000mm辐射范围内进行抗裂砂浆抹灰。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既有地下室红砖外墙与新建管廊联通处结构,其特征在于,管廊结构与红砖外墙四周位置制作倒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32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