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62270.2 | 申请日: | 202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0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何阳;冯橙;赵小飞;马聪;刘孝贵;李紫薇;陆俊;裴浩月;廖露露;吉建明;彭丹萍;王睿;李孟光;张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Q40/03 | 分类号: | G06Q40/03;G06Q40/04;G06F11/14;G06F21/60 |
代理公司: | 苏州言思嘉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85 | 代理人: | 徐永雷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融合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涉及产融合作技术领域,包括融合模块、网络连接状态和风险防控模块,所述融合模块的一输入端连接有产业资本模块,且融合模块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有金融资本模块。该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通过功能处理模块对融合模块所传递的数据进行处理,实现从不同途径对信息进行分析、整合,使得产融合作数据可以按照一定规律分类,方便了后续调取以及直观得出数据间的关系,另外设置有安全监测模块对输出模块的输出环境进行检测,辅以云端存储模块进行数据备份,可有效减少数据遗失和泄露,同时设置有风险防控模块,通过风险管理单元、完善治理单元、机制建设单元和战略制定单元实现对融合模块的风险防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融合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
背景技术
产融合作,又称产融结合,是指产业与金融业在经济运行中为了共同的发展目标和整体效益通过参股、持股、控股和人事参与等方式而进行的内在结合或融合。产融结合的特点:渗透性、互补性、组合优化性、高效性、双向选择性。从两种资本(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载体来看,产业资本一般是指工商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资本及实体资本;金融资本一般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占有和控制的货币及虚拟资本。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有技术中,已逐渐采用平台系统这种新型管理方式参与产融合作的干预和管理,然而目前的平台系统依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现有的平台系统虽然可用于展示呈现产融合作的各项信息,但只能对系统内储存的信息进行调取显示,却无法自动对信息内容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显示出的数据冗杂,产融合作信息呈现效果差,无法直观显示关键信息;
第二、现有的平台系统一般通过加密手段对产融合作数据进行保护,但容易因为误删导致信息缺失,亦或者在本地调取时泄露,整体的安全性较差,一旦产融合作数据被窃取,容易造成无法估计的经济损失;
第三、现有的平台系统一般是通过人为管控,但人为管控容易存在疏忽,不便于在产融合作的风险过高时及时作出干预,导致系统管理的风险防控效果差,存在较为明显的使用漏洞。
因此,急需对此缺点进行改进,本发明则是针对现有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供有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产融合作的平台系统,包括融合模块、网络连接状态和风险防控模块,所述融合模块的一输入端连接有产业资本模块,且融合模块的另一输入端连接有金融资本模块,并且融合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功能处理模块,而且功能处理模块包括有信息导入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结果输出单元,同时功能处理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模块,所述输出模块的一输出端连接有云端存储模块,且云端存储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信息加密模块,并且输出模块的另一输出端连接有本地显示模块,所述网络连接状态的一输出端连接有远程控制模块,且远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与输出模块相连接,并且网络连接状态的另一输出端与融合模块相连接,所述风险防控模块的输出端与融合模块的输入端相连,所述输出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有安全监测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信息导入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数据分析单元,且数据分析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结果输出单元,并且信息导入单元、数据分析单元和结果输出单元具有时序性。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分析单元包括有形式分析模块和联系分析模块,且形式分析模块包括有由产到融分析单元和由融到产分析单元,并且联系分析模块包括有资本联系分析单元、信贷联系单元、证券化分析单元、人资结合分析单元和信贷共享分析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证券化分析单元包括有资产单元、分类单元和整合单元,且资产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分类单元,并且分类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有整合单元,而且分类单元包括有股票证券化、债券证券化、抵押贷款证券化和实物资产证券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未经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622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