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59506.7 | 申请日: | 2022-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8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孟凡星;孙振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6 | 分类号: | F24F1/16;F24F1/24;F24F5/00;F24F12/00;D06F58/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贺爱琳 |
| 地址: | 26610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 ||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领域,提供一种空调。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包括室外机、传热部件和干衣机,传热部件设置于室外机,且传热部件向干衣机延伸设置,传热部件用于将室外机的释放出的热量向干衣机传递。本发明提供的空调,传热部件能将室外机的释放出的热量向干衣机传递,可以利用空调制冷时其室外机释放的热量蒸发干燥干衣机内洗好的衣物中的水分,由此,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节约能源,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外机吹出的热风直接排至大气,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或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
现有技术的空调,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包括蒸发器,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瓶(或可称储液罐)和膨胀阀(或可称节流部件)。空调的制冷原理通常是压缩机将气态的制冷剂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态的制冷剂,并送至冷凝器进行冷却,经冷却后变成中温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中温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进入干燥瓶进行过滤与去湿,经过滤与去湿后的中温高压的液态的制冷剂经膨胀阀(节流部件)节流降压成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体(通常液体多),经过蒸发器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而汽化,变成气态,从而通过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实现制冷。
然而,通常空调在制冷时,室内机吹出冷风,而室外机吹出热风,由于室外机吹出的热风直接排至大气,因此,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室外机吹出的热风直接排至大气,造成能源浪费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室外机;传热部件;干衣机,传热部件设置于室外机,且传热部件向干衣机延伸设置,传热部件用于将室外机的释放出的热量向干衣机传递。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传热部件包括至少一个热管,热管的一端为蒸发段,热管的另一端为冷凝段,蒸发段设置于室外机,冷凝段靠近干衣机设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室外机包括室外机电路板和风扇,蒸发段设置于室外机电路板,风扇用于将冷凝段产生的热量吹向干衣机。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热管为多个,多个热管并排设置。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传热部件还包括翅片,设置于热管。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干衣机包括:干衣部件,具有第一容衣腔,且具有能与第一容衣腔相连通的第一进风口;晾衣部件,与干衣部件并排设置,具有第二容衣腔,且具有能与第二容衣腔相连通的第二进风口;进风管,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进风管的第一端连通风扇的出风口,进风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挡风板,设置于进风管内,挡风板具有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进风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一进风口和第二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挡风板还具有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挡风板覆盖第一进风口,进风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二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挡风板还具有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挡风板覆盖第二进风口,进风管的第二端连通第一进风口。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加热装置,设置于第一容衣腔内,用于加热第一容衣腔内的空气。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管道风机,设置于进风管内,在加热装置开启且挡风板位于第三状态的情况下,管道风机用于将第二容衣腔中的热量向风扇传递,以对室外机进行除霜。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转轴和转动电机;挡风板通过转轴能转动地设置于进风管内;转动电机设置于干衣部件和晾衣部件的顶部,且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的外端。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机机壳,室外机机壳的表面具有排风口,室外机电路板和风扇设置于室外机机壳内,风扇的出风口朝向排风口,进风管的第一端设置于室外机机壳并罩设于排风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95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