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融合Ku/Ka卫星通信资源和4G/5G移动通信资源的船载网络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4555.1 | 申请日: | 202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5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兴圆;信家男;晏立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4B7/185 | 分类号: | H04B7/185;H04W36/14;B63B4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添源创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55 | 代理人: | 周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融合 ku ka 卫星通信 资源 移动 通信 网络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船载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融合Ku/Ka卫星通信资源和4G/5G移动通信资源的船载网络系统。其包括卫星通信终端,通过卫星通信资源执行卫星之间的链路数据传输,以及提供卫星与船舶、地面之间链路数据的收发通信接口;船载通信系统,船载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包括船载卫星通信基站、船载网关、船载终端设备;地面通信系统,地面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船载通信系统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与另一船载通信系统构建成通信网络,和/或船载通信系统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与地面通信系统构建成通信网络。实现卫星通信资源和移动通信资源的融合,解决现有仅通过卫星通信资源传输使终端用户数量收到限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载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融合Ku/Ka卫星通信资源和4G/5G移动通信资源的船载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在航海通信过程中,需要采用卫星进行船舶航行和海上安全的通信,而卫星通信的方式相较于常规通信途径,其资源存在着显著的稀缺性和有限性特征,同时卫星通信作为有源通信,在实现功能过程中不当需要卫星向用户进行信息的发送,还需要用户向卫星进行信息发送,即双向通信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信信道宽带的限制,用户的数量在这个过程中被限制。因此如何在保证卫星通信功能的情况下,减少对用户数量的限制问题成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Ku/Ka卫星通信资源和4G/5G移动通信资源的船载网络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Ku/Ka卫星通信资源和4G/5G移动通信资源的船载网络系统,包括:
卫星通信终端,通过卫星通信资源执行卫星之间的链路数据传输,以及提供卫星与船舶、地面之间链路数据的收发通信接口;
船载通信系统,所述船载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包括船载卫星通信基站、船载网关、船载终端设备;所述船载卫星通信基站执行接收卫星通信终端的下行数据并传输至船载网关,或接收船载网关的上行数据并传输至卫星通信终端;所述船载网关通过移动通信资源与一个或多个船载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并执行数据传输;
地面通信系统,所述地面通信系统与卫星通信终端建立数据通信连接;
所述船载通信系统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与另一船载通信系统构建成通信网络,和/或所述船载通信系统通过卫星通信终端与地面通信系统构建成通信网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面通信系统包括地面卫星通信基站、地面网关、移动控制终端,所述地面卫星通信基站执行接收卫星通信终端的下行数据并传输至船载网关,或接收船载网关的上行数据并传输至卫星通信终端;所述地面网关通过移动通信资源与一个或多个移动控制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执行数据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船载网络系统包括多个所述卫星通信终端,多个所述卫星通信终端分别通过卫星通信资源与船载通信系统或地面通信系统建立通信连接,多个所述卫星通信终端之间通过卫星通信资源建立数据传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船载网络系统包括第一卫星通信终端、第二卫星通信终端,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与船载通信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卫星通信终端与地面通信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卫星通信终端与第二卫星通信终端之间通过卫星通信资源建立输出传输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载卫星通信基站包括卫星通信天线、传输信号切换单元、移动通信单元,所述卫星通信天线用于卫星通信终端数据信息的收发,所述传输信号切换单元用于卫星通信资源和移动通信资源两种传输方式的切换,所述移动通信单元用于船载终端设备数据信息的收发,所述卫星通信天线、传输信号切换单元、移动通信单元依次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船载网关包括基站通信单元、分发单元,所述基站通信单元接收来自船载卫星通信基站的通信数据,所述分发单元用于对远洋环境中不同运营商的多个基站传送的通信信息进行汇聚分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未经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4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