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50966.3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80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舟;卜昌波;孟祥澳;骆海;曹姚松;吴丽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02 | 分类号: | F24F13/02;F24F13/30;F24F13/06;F24F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刘茂源 |
地址: | 528427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道 组件 空调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通过在壳体内开设进风腔,离心风轮安装在进风腔内,并将离心风轮设置为其进风面平行于进风口所在平面,即气流经进风口沿进风腔的延伸方向流向进风面,然后从离心风轮的四周甩出;另结合在壳体内形成依次连通的第一出风腔、进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且上述三个风腔大致布置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离心风轮的出风方向所在平面与上述三个风腔所在平面共面,进而离心风轮两侧甩出的气流会在进入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并经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的过程中,避免了气流在进风腔内的转向,进而减少了进风腔内气流冲击内壁面引起的风量损失,且气流可以均匀流入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使得风道组件的出风量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气调节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
背景技术
窗式空调是一种可以安装在窗口上的小型空调器。
窗式空调通常包括设置在室内侧的室内模块和设置在室外侧的室外模块,其中,室内模块的风道组件用于吸入室内侧回风,并进行换热调温后再次送回室内侧。
现有技术中,气流在风道组件内的流动路径较为复杂,气流在风道组件内需要经多次转向且容易冲击风道组件的内侧壁,导致风道组件内的气流损耗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及窗式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风道组件的风量损失较大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风道组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形成有进风腔、第一出风腔和第二出风腔,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分别位于所述进风腔的两侧,所述进风腔分别连通所述第一出风腔和所述第二出风腔;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进风腔,所述第一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一出风腔,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出风腔;
气流从所述进风腔流入所述第一出风腔的气流方向与流入所述第二出风腔的气流方向共线;
离心风轮,所述离心风轮安装在所述进风腔内,所述离心风轮的进风面平行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覆盖在所述进风口上。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组件还包括挡风板,所述挡风板设置在所述换热器朝向所述出风口的一侧;
所述挡风板包括第一挡风部和第二挡风部,所述第一挡风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挡风部覆盖部分所述第二出风口;
所述换热器两端朝远离所述进风口的方向延伸设置,并覆盖所述第一挡风部和所述第二挡风部。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风部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下侧布置,所述第二挡风部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下侧布置。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壳体两端的下侧分别形成有一条新风流道,两个所述新风流道的新风出口分别布置在所述换热器的两侧;
所述换热器包括第一子部和两个第二子部,两个所述第二子部分别设置在第一支部的两侧;
所述第一子部的翅片垂直于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所述第二子部的翅片垂直于所述新风出口所在平面。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包括换热部和防漏部,所述换热部呈矩形板体状,所述防漏部设置在所述换热部的上侧;
所述换热部覆盖所述第一挡风部、所述第二挡风部和部分所述进风口,所述防漏部覆盖剩余部分所述进风口。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漏部与所述换热部可拆卸连接。
在本申请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挡风板朝向所述换热器的一侧表面上形成有导流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未经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509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加载图标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保温杯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