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7132.7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15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1 |
发明(设计)人: | 滕良鹏;杜超;官益豪;向群;陈伦寿;黄伟兵;刘晶;赵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门核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8 | 分类号: | G06F17/18;G06Q50/06;G06Q10/04;G01B21/08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邵捷 |
地址: | 31711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电厂 控制棒 组件 剩余 预测 方法 | ||
1.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S01、包壳壁厚数据获取步骤:获取堆芯位置L处已结束的几次循环中已记录的每次循环前、后控制棒包壳的壁厚数据;
S02、堆芯位置L处磨损速率确定步骤:将控制棒在堆芯位置L处一次循环前、后的包壳壁厚差值ΔX作为该堆芯位置的磨损速率CL;
S03、初始包壳壁厚获取步骤:获取控制棒在堆芯位置L处进入循环前的包壳初始壁厚值X1;
S04、剩余包壳壁厚计算步骤:插配在堆芯位置L处的控制棒在经过循环后的包壳剩余壁厚X2=X1-CL*循环次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2中,包含以下内容:当堆芯位置L处有包壳壁厚数据记录的所有循环所插配的控制棒均为同一个时,将所有循环中最大的包壳壁厚差值ΔX记为ΔXmax,磨损速率CL为ΔXmax。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2中,包含以下内容:设控制棒从第一次循环至第n次循环总共磨损的包壳壁厚为ΔXn,则平均每次循环所磨损的壁厚为Cn=ΔXn/n,将几次循环中最大的Cn记为Cnmax;将Cnmax与ΔXmax比较,取最大值作为堆芯位置L处的磨损速率C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2中,包含以下内容:记第一次循环控制棒所磨损的包壳壁厚为C1,Cm=ΔXn-(n-1)*C1,将几次循环中最大的Cm记为Cmmax,将Cmmax与Cnmax、ΔXmax比较,取最大值作为堆芯位置L处的磨损速率CL。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2中,包含以下内容:CL1=ΔXmax+T*A,CL2=Cn=(ΔXn+T*A)/n,CL3=Cm=ΔXn-(n-1)*C1+T*A,CL=max[CL1,CL2,CL3],其中A表示每个经过测量得到的包壳壁厚数据在测量时存在的误差值,T表示采用测量得到的包壳壁厚数据的次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核电厂控制棒组件包壳剩余壁厚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02中,包含以下内容:当堆芯位置L间隔的循环所配插的控制棒不同时,记录每个循环控制棒前后的壁厚差值ΔXR,选择最大的壁厚差值ΔXR记为ΔXRmax,将ΔXRmax+T*A作为堆芯位置L处的磨损速率C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门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三门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713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