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中和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6023.3 | 申请日: | 2022-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99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罗声平;何科荣;万晓丹;郭宇;舒春花;聂云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21/3504 | 分类号: | G01N21/3504;G06F17/18;G06Q50/06;G06Q50/26;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地址: | 330032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和 二氧化碳 排放 监测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中和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设备,包括家庭排烟管、二氧化碳检测仪和总控制器,家庭排烟管一端与家庭中的烟机排烟口或燃气热水器排烟口相连接,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嵌设位于每个家庭排烟管内部,本申请通过对每个家庭排烟管每天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检测,并通过无线传输将每天检测的数据发送给总控制器,并通过统计模块生成统计图进行统计记录,根据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进行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活动进行碳中和;总控制器的工作人员可对本星期每家二氧化碳排放与上一星期数据进行比较,当具体某户连续几天二氧化碳排放量过低时,工作人员可上门提醒该户居民是否正常使用燃气,是否存在排烟管堵塞、排放不及时情况,来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碳中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中和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设备。
背景技术
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因此对二氧化碳的浓度进行检测,是实现碳中和的不可缺少的步骤。家庭中二氧化碳产生主要来源是燃气的燃烧和燃气热水器的燃烧。
根据申请号为CN201610298013.0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家庭泛能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涉及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技术领域,为实现对家庭泛能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监测。基于家庭泛能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包括:采集模块分别采集家庭产能设备的设备信息、城市供能设备的设备信息、以及家庭能源消耗数据;处理模块根据家庭产能设备的设备信息、城市供能设备的设备信息、家庭能源消耗数据、以及与家庭能源消耗数据对应的二氧化碳排放系数,获得家庭泛能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上述中的基于家庭泛能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对家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采集;但是上述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仅仅只是笼统的叙述了有采集模块和处理模块,叙述较为笼统,无法很好的对家庭厨房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记录,统计,当需要对小区每个家庭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进行记录时,就出现了统计困难,难以进行统计的问题,统计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提供了一种碳中和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设备,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碳中和用二氧化碳排放监测设备,包括家庭排烟管、二氧化碳检测仪和总控制器,所述家庭排烟管一端与家庭中的烟机排烟口或燃气热水器排烟口相连接,所述家庭排烟管与所述家庭中的烟机排烟口或燃气热水器排烟口之间连接有排放止逆阀,所述家庭排烟管另一端内部连接有烟道止逆阀,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的嵌设位于每个所述家庭排烟管内部。
优选的,每个家庭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通过无线路由器与所述总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检测仪包括有显示器、处理器、闪存内存、电源模块和二氧化碳检测采集模块,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处理器电性相连接,所述闪存内存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二氧化碳检测采集模块与所述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能够输出5V直流电压的开关电源和能够将5V直流电压转换成3.3V直流电压的电压变换电路,所述电压变换电路为采用LD1117A3.3的稳压电路。
优选的,所述二氧化碳检测采集模块用于对家庭排烟管内部排出的二氧化碳进行检测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对二氧化碳检测采集模块采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将采集的数据保存至闪存内存内进行存储,所述显示器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对实时采集的数据进行显示,方便对实时数据进行查看。
优选的,所述处理器包括有上传单元,所述上传单元用于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传输给总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总控制器包括有总处理模块、总显示模块、接收模块、存储模块和统计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师范学院,未经南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60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集成电路测试系统的多通道自动转换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弥雾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