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5430.2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283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黄肇敏;苗琰;相里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永福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0 | 分类号: | G06F30/10;G06F30/2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陈鼎桂;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电站 物理 回路 设计 spcd 建模 一体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包括: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基于实例化后的IPCD模型,定制各装置出图样板,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智能组缆,输出施工图深度的设计图纸和SPCD模型文件。本发明能有效提高图纸设计效率和质量,并自动生成调试、运维所需要的SPCD模型文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
背景技术
基于DL/T86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增加了过程层网络,过程层网络由IED设备、交换机、ODF设备、光缆联接而成,变电站自动化各类信息在过程层网络中传输,过程层网络中传输的GOOSE、SV信息为逻辑模型,建立智能变电站过程层光纤网络的物理模型是实现逻辑模型与物理模型关联的基础,也是变电站二次系统智能运维的基础。
现有国内智能变电站设计模式,物理回路通过CAD绘制各类图元线条表达,图元不带信息属性,设计成果为电子化图纸,需要工程师按约定的图例规则和文字描述,靠人脑读懂图纸要表达的信息,由于缺乏结构化的几何和非几何数据,无法让计算机识别。设计单位缺少实现变电站二次系统模型文件的数字化移交的手段,不能提供表达物理回路连接关系的物理配置描述SPCD模型文件,无法满足设计成果进一步在工程建设、运维、检修、调度等多个环节中的深化应用的需要。
名词解释:
物理回路:描述二次设备物理网络连接关系总称,又称为实回路,用以标识过程层、间隔层、站控层及其之间联系的二次回路物理连接关系;
IPCD:单装置物理能力描述(Individual Physical Capability Description),采用XML文件格式,描述单个装置板卡、端口等物理能力的配置文件;
SPCD:变电站物理配置描述(Substation Physical ConfigurationDescription),采用XML文件格式,描述全站物理回路的配置文件;
KKS编码:电厂标识系统,因《电网工程标识系统编码规范》采用KKS编码的结构框架,在本说明中指电网工程标识系统,根据标识对象的功能、工艺和安装位置等特征,来明确标识电网中的系统和设备及其组件的一种代码,编码具有唯一性、稳定性、扩展性、兼容性、适应性、可操作性、规范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能有效提高图纸设计效率和质量,并生成SPCD模型文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变电站物理回路设计与SPCD建模一体化方法,包括:
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
在制图端以带信息属性的图元模型可视化绘制全站物理回路总图;
基于制图端的物理回路总图或物理回路总图提交服务端数据库在客户端生成的物理回路列表,在每条物理回路中间添加预设数量的光配ODF;
在客户端配置二次设备的IPCD模型;
基于物理回路,对二次设备IPCD模型端口进行实例化设计;
基于实例化后的IPCD模型,定制各装置出图样板,自动实现数据库信息模型到制图端图模的转换。
智能组缆,输出施工图深度的设计图纸和SPCD模型文件。
进一步的,所述在客户端构建变电站基础数据具体为:
在客户端创建电压等级、间隔、安装单元及其位置,对安装单元进行系统分类,并采用面分类法配置相应的KKS编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永福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永福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43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