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孢子、子实体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5237.9 | 申请日: | 202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6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开盛;陈诗杰;王洋;李金鑫;宋昀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A01G18/40;A01G18/00;A23L31/00;A23L33/125;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95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14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灰树花 菌株 孢子 实体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孢子、子实体及其应用,灰树花菌株名称为Finc‑G‑W1,属于灰树花,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NO.62552,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本发明提供的白色灰树花菌株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白色灰树花品种在工厂化瓶栽模式下存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领域,涉及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孢子、子实体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灰树花(拉丁学名为Grifola Frondosa)是一种珍稀的食药两用真菌,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非褶菌目、多孔菌科、灰树花属。灰树花国内多生长于板栗树上,且层叠似菊,清香四溢,故又名栗蘑、莲花菌、千佛菌、云蕈等,灰树花具有独特的口感、风味及丰富的营养与药用价值,是市场上常见的菌菇种类之一。
由于灰树花野生资源量极其稀少,该菌的功效自展开认知以来,人工栽培成为满足需要的重要途径,我国的灰树花规模化栽培始于浙江省庆元县和河北省迁西县两地。根据灰树花生产模式可分为覆土栽培和无土栽培,后者包括袋栽和瓶栽两种。根据子实体颜色可分为褐色、灰色和白色3种类型。褐色品种是目前生产使用最多的主要类型,其次是灰色品种,白色品种最为稀少。白色灰树花品种又被成为“白舞茸”,“雪舞茸”,因其独特外观深受市场欢迎,具有广大的发展潜力。
目前灰树花在国内的品种培育多样化程度有限,国内企业绝大数使用的都是适合袋栽模式的褐色或灰色品种,尚无优质白色品种,特别是缺乏在现有工厂化瓶栽模式的生产条件下仍具备较好稳定性和一致性的白色品种,严重制约了工厂化的规模生产和商业化推广应用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势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孢子、子实体及其应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白色灰树花品种在工厂化瓶栽模式下存在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较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名称为Finc-G-W1,属于灰树花,保藏于广东省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地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大院59号楼5楼,保藏编号为GDMCC NO.62552,保藏日期为2022年6月20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孢子,为培养上述Finc-G-W1菌株后得到的孢子。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单核)原生质体,为培养上述Finc-G-W1菌株后得到的原生质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丝体,为培养上述Finc-G-W1菌株得到的菌丝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子实体,为栽培上述Finc-G-W1菌株得到的子实体。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白色灰树花子实体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在育种中的应用,以所述Finc-G-W1作为亲本进行育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在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以所述Finc-G-W1作为亲本进行杂交育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白色灰树花菌株在育种中的应用,对所述Finc-G-W1进行分子编辑育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白色灰树花菌株Finc-G-W1具有如下优点:
1、菌株培养的子实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且批次间子实体性状差异小,一致性强,保证了工厂化生产的规模效益;
2、子实体颜色洁白,朵型饱满,气味清香,外观形态良好;
3、生长周期短,平均周期在≤40天,提高了工厂的生产效率并有效地节能降耗;
4、子实体保鲜期长,4℃冷库条件平均保鲜周期≥40天,利于长途运输,延长了货架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丰科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52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