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及变形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43610.7 | 申请日: | 202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5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孙远超;任飞;张伟;王永;刘福桃;曹凤晓;张浩博;鲁海文;李星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亳州煤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16 | 分类号: | G01B7/16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0 | 代理人: | 吴奇 |
地址: | 2336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面 护帮板 监测 组件 变形 方法 | ||
1.一种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包括护帮板体(1)以及设置在护帮板体(1)表面的线性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监测器包括线壳(4)和衔接组件(5),线壳(4)的一端开设滑腔(8),衔接组件(5)与滑腔(8)直线滑动插接,线壳(4)和衔接组件(5)的远离端均通过连接件连接护帮板体(1)的表面,所述滑腔(8)内壁具有对位的导电片(9),衔接组件(5)的端部具有导体件,导体件直线对位导电片(9)之间的间隙,对位的导电片(9)连接同一电路的正、负极,导体件接触对位的导电片(9)连通电路;
所述滑腔(8)内分布多组对位的导电片(9),每组对位的导电片(9)均连接独立的电路正、负极;
所述导体件包括触杆(7),触杆(7)的表面具有导体部(71),导体部(71)的长度小于相邻导电片(9)的间距;
所述滑腔(8)内部位于导电片(9)分布位置填充有绝缘胶(10),所述触杆(7)的端部为尖锥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5)包括线杆(51),线杆(51)与所述滑腔(8)适配滑动,线杆(51)的外端螺纹连接有螺筒(52),螺筒(52)的端部通过连接件与护帮板体(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柱(61),螺柱(61)连接护帮板体(1)的表面,所述螺筒(52)的端部、线壳(4)的端部通过球形万向节(6)连接螺柱(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杆(51)的表面具有线标(5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监测器至少具有两个,线性监测器围绕护帮板体(1)的边缘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帮板体(1)的表面固定有肋条(3),肋条(3)的表面卡接有肋板(2),肋板(2)与肋条(3)的接触面部位均匀安装多组压力传感器(21),液压支架表面的液压缸连接所述肋板(2)。
7.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矿采工作面的护帮板监测组件的变形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A、液压支架通过液压缸推动肋板(2)和护帮板体(1)贴附支撑在开采面,开采面的力施加在护帮板体(1)表面,肋板(2)、肋条(3)之间分布的压力传感器(21)监测护帮板体(1)多个部位的受力值;
B、在衔接组件(5)、线壳(4)的端部通过两个连接件与护帮板体(1)形成两个连接点,两个连接点的间距为衔接组件(5)与线壳(4)的连接长度,护帮板体(1)非形变状态下导体件不与导电片(9)接触;
C、护帮板体(1)受开采面过大反作用力,使护帮板体(1)向远离开采面的方向发生弯曲,衔接组件(5)、线壳(4)发生直线收缩,使导体件接触对位的导电片(9),导电片(9)的电路连通,作为护帮板体(1)变形的反馈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亳州煤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亳州煤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361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