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力能源碳排放计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41612.2 | 申请日: | 202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2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杨雷;李俊楠;周默;张向阳;李秀清;张龙;彭小平;都静静;李冰洋;梁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1L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图钉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4 | 代理人: | 郭一路 |
地址: | 450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能源 排放 计量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能源碳排放计量装置,属于碳排放计量技术领域,解决了管路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其包括计量壳体,所述计量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有计量器,所述计量器上设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延伸至所述计量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管位于计量壳体左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左法兰,连接管位于计量壳体右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右法兰,且左法兰和右法兰上均开设有法兰孔,所述左法兰通过密封组件与进气管连接,所述右法兰通过所述密封组件与出气管连接。利用密封组件将连接管与进气管及出气管连接,有效解决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设备自身的老化,管路密封性降低的问题,延长了管路的使用寿命,保障整体设备分析数据的精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碳排放计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能源碳排放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碳排放量是指在生产、运输、使用及回收该产品时所产生的平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而动态的碳排放量,则是指每单位货品累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同一产品的各个批次之间会有不同的动态碳排放量,而且电力能源在使用时同样会产生一定的废气。
根据中国专利CN217033806U公开了一种化工厂碳排放计量分析装置,技术方案为:“包括两根支撑件,两根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贯穿设置有收集筒,所述收集筒的一端设置有收集口,所述收集筒的顶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收集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一端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中部设置有增压泵,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设置有数据分析模块,所述数据分析模块位于支撑件的外侧壁;所述收集筒的内部一侧设置有计量模块,所述计量模块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四角均通过对接螺栓固定于收集筒的内壁。”
上述专利针对现有技术中首先需要将排放物进行抽取从而完成后续的计量或分析处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设备自身的老化,导致管路的密封性大大降低,从而影响分析数据的准确性进行改进,具有保障整体设备分析数据的精准性的优点,本申请中则是针对上述专利申请中的缺点提供另一种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电力能源碳排放计量装置,解决了管路密封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力能源碳排放计量装置,其包括计量壳体,所述计量壳体的内部固定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设有计量器,所述计量器上设有压力表,且所述压力表延伸至所述计量壳体的外部;所述连接管位于计量壳体左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左法兰,连接管位于计量壳体右方的一端固定设有右法兰,且左法兰和右法兰上均开设有法兰孔,所述左法兰通过密封组件与进气管连接,所述右法兰通过所述密封组件与出气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右端固定设有向套筒内部翻折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上开设有多个连接孔;所述套筒的连接部一端套接在进气管或出气管的连接法兰上,套筒的内部设有第一密封块和安装块;套筒的连接孔内部设有用于将连接管左端或连接管右端与进气管或出气管连接的连接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套筒内部的第二密封块,且所述安装块设置与第一密封块与第二密封块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安装块均为环状,且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安装块的外径均小于所述套筒的内径,第一密封块、第二密封块和安装块的盘腹上均开设有用于连接组件穿过的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设有螺帽,所述螺帽上开设有六棱槽口,螺杆的另一端依次贯穿套筒的连接孔、进气管或出气管的法兰、第一密封块的通孔、安装块的通孔、第二密封块的通孔和连接管的左法兰或右法兰,且螺杆远离螺帽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密封块相对应的第一槽口,套筒的周内壁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密封块相对应的第二槽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均为半圆形环槽,且第一槽口和第二槽口均为两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未经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营销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416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