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造双法兰异型零件的冷镦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8536.X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冀晋辉;陈攀;明东生;史士鹏;李文奇;刘立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32;B21J13/14;B21J13/00;B21J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清迪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张永维 |
地址: | 101102 北京市通州区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造 法兰 异型 零件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造双法兰异型零件的冷镦模具,包括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凹模组件包括凹模外壳体、支撑件、成型板、成型顶管、锥形窝模具和开合模组件,支撑件、成型板和锥形窝模具依次沿凹模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凹模外壳体内,支撑件的一端与成型板的一侧抵接,成型板的另一侧与锥形窝模具的一端抵接,成型板和锥形窝模具均与凹模外壳体滑动连接,成型板上设有通孔和法兰成型腔。达到的技术效果为:利用本冷镦模具,能够以冷镦的加工形式快速高效地生产双法兰异型零件,并且保证零件的尺寸精度达标,性能符合要求,本装置把生产人员从单调重复的机加工劳动中解放出来,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人员的劳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造双法兰异型零件的冷镦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零部件生产过程中涉及一种双法兰异型零件,本项目涉及的零件为冷镦钢以及铝合金材质的冷镦零件,形状较为复杂,零件为实心的,其一端和中部各有一个法兰,此零件为汽车安全带内部的核心功能零件,在车辆撞击瞬间,承受扭转、振动和冲击,并且要求扭转一定的圈数不发生断裂,因此对其本身的强度、产品质量要求很高,类似形状的产品在其他行业里也有广泛的应用。目前此类零件采用机加工的工艺在制造,生产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
采用冷镦方式生产本零件,生产效率较高,每年计划生产的数量较多,超过了百万件,每个批次的生产数量约为10万件左右,产品尺寸稳定,性能及综合质量也很高。因此,亟需一种用于制造上述零件的冷镦模具。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制造双法兰异型零件的冷镦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制造双法兰异型零件的冷镦模具,包括凹模组件和凸模组件,所述凹模组件包括凹模外壳体、支撑件、成型板、成型顶管、锥形窝模具和开合模组件,所述支撑件、所述成型板和所述锥形窝模具依次沿所述凹模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在所述凹模外壳体内,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成型板的一侧抵接,所述成型板的另一侧与所述锥形窝模具的一端抵接,所述成型板和所述锥形窝模具均与所述凹模外壳体滑动连接,所述成型板上设有通孔和法兰成型腔,所述法兰成型腔位于所述通孔的一端,所述成型顶管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所述通孔内;
所述锥形窝模具上设有锥面孔,所述开合模组件滑动设置在所述锥面孔内,所述锥面孔与所述通孔同轴心,所述开合模组件包括多个夹持模块,多个所述夹持模块合围后形成圆台状结构,所述圆台状结构的中心轴线上具有夹持孔,所述凸模组件正对所述开合模组件设置。
进一步地,还包括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出驱动机构和顶杆,所述支撑件为柱状,所述支撑件的中心轴线上设有圆柱形通道,所述顶杆滑动设置在所述圆柱形通道内,所述顶出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顶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锥形窝模具的内壁上设有多个滑槽,多个所述滑槽环形阵列分布在所述锥形窝模具的内壁上,所述开合模组件的外侧壁上设有多个滑轨,所述滑轨与所述滑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滑轨分别与一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开合模组件包括三个夹持模块,三个所述夹持模块形状大小相同;所述锥形窝模具的内壁上设有三个滑槽,每个所述夹持模块上分别设有一个所述滑轨,每个所述夹持模块均通过所述滑轨与一个所述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组件还包括摩擦弹簧,所述摩擦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模外壳体内,所述摩擦弹簧沿所述凹模外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摩擦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成型板背离所述锥形窝模具的一侧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组件还包括顶块,所述顶块设置在所述支撑件内,且所述顶块套设在所述顶杆上,所述顶块与所述成型顶管的一端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模组件还包括端盖,所述端盖设置在所述锥形窝模具背离所述成型板的一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新光凯乐汽车冷成型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85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