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37740.X | 申请日: | 2022-12-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201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蔚卿;涂伊南;张倩文;李彤;肖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0;E03F1/00;A01G22/00;H05B3/20;H05B3/02;H02S40/4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湿度 控制 光伏电 增强 调蓄型植草沟 | ||
1.一种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植草沟本体一侧的光伏电加热系统,所述植草沟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防渗膜,所述第一防渗膜内设有调蓄模块,所述调蓄模块与所述第一防渗膜之间设有砂垫层,所述调蓄模块的下端设有电加热板,所述第一防渗膜与所述植草沟本体之间设有种植土层,且所述种植土层覆盖所述调蓄模块,所述砂垫层内设有温湿传感器,所述温湿传感器和所述电加热板分别与所述光伏电加热系统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电加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植草沟本体一侧的立柱,以及设于所述立柱上的光伏电板和控制柜,所述光伏电板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温湿传感器通过第一电线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所述电加热板通过第二电线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立柱一侧的雨量计,所述雨量计通过第三电线与所述控制柜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气管,所述排气管的一端穿过所述种植土层并延伸至所述调蓄模块内,所述排气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种植土层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堰,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设有两所述溢流堰,两所述溢流堰沿所述植草沟本体的长度方向并排设于所述调蓄模块的两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层,所述第一防渗膜的底部设有所述排水层,所述种植土层位于所述排水层的上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集水机构,所述集水机构包括集水管和与所述集水管相连通的溢流雨水口,所述集水管设于所述排水层内,且所述集水管开设有若干进水孔,所述溢流雨水口设于其中一所述溢流堰远离所述调蓄模块的一侧。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防渗膜,所述植草沟本体的底壁以及内周壁上铺设有所述第二防渗膜,所述第二防渗膜的底部为素土层,所述第二防渗膜的上端外缘向外水平延伸至地面土层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垫层的上表面与所述调蓄模块的上表面齐平。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湿度控制光伏电增强调蓄型植草沟,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土层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防渗膜的上端外缘表面所在的平面之间形成表面滞水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774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