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RVAE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33966.2 | 申请日: | 2022-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6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陈宁;谢沐言;阳春华;桂卫华;陈嘉瑶;陈志文;蒋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30/27 | 分类号: | G06F30/27;G06N3/084;G06F17/11;G06F17/18;G06F18/214;G06N3/044;G06F119/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婷 |
地址: | 410012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rvae 三元 正极 材料 制备 过程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VAE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监测方法及系统,通过构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对构建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中不同时刻样本赋予不同权重,推导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损失函数,并通过反向误差传播训练模型参数;根据基于循环变分自编码器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定义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统计量,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得到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控制阈值;收集在线数据作为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测试集,在线计算监测统计量与控制限对比,判断故障是否发生。本发明能够显著改善故障检测率和误报率,为烧结过程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故障检测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基于RVAE(Recurrent neural network-Variational auto-encoder,循环变分自编码器)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是在辊道窑内同时发生物质传输和能量交换、热量的对流与扩散等多种形式相互耦合的复杂过程。为简化系统,根据温度的发展趋势来将烧结过程划分为三个温段,即升温段、恒温段及降温段,每个温区会根据发生的化学反应加入相应的氧气和温度。在特定的温度和氧气条件下,物料会在相应的温区发生既定的反应。但如果烧结制度偏离设定过程,将导致产品质量不达标或造成能源浪费。因此,对烧结过程建立实时监测以调整烧结制度,可以实时指导操作人员及时调整操作参数。
然而,由于辊道窑中前后温区发生温度的对流、前后反应相互耦合,使得当前采样时刻的样本受到过去时刻状态的影响,所采集的过程温度数据打破传统的静态假设而呈现强烈的动态特征,即数据呈现时滞动态特征。同时,由于原料成分波动、催化剂失活以及硅碳棒老化等因素,烧结制度与产品质量的关系复杂,呈现出强烈的非线性特征。
因此,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呈现出的时滞动态特征和非线性特征,导致传统监测方法故障检测率低和误报率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RVAE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监测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呈现出的时滞动态特征和非线性特征,导致传统监测方法故障检测率低和误报率高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方面涉及一种基于RVAE的三元正极材料制备过程监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
通过循环神经网络建立隐变量之间的自回归方程,并引入加权移动平均法对构建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中不同时刻样本赋予不同权重,推导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损失函数,并通过反向误差传播训练模型参数;
根据基于循环变分自编码器的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定义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统计量,并通过核密度估计得到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控制阈值;
收集在线数据作为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测试集,并进行标准化处理;
基于构建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对测试集进行检测,计算测试样本的统计量,将计算出的统计量与预设的监测控制限进行比较来判断故障是否发生,并输出检测结果。
进一步地,构建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步骤包括:
将收集的历史数据作为模型训练集,对模型训练集中的每个标本进行标准化处理;
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非线性框架,联合循环神经网络构建隐变量的自回归方程,得到基于循环变分自编码器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
进一步地,基于变分自编码器的非线性框架,联合循环神经网络构建隐变量的自回归方程,得到基于循环变分自编码器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步骤中,得到的烧结过程非线性动态系统模型的数学结构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339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主板功能性测试治具
- 下一篇:基于余热提质利用的全光谱光伏电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