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529484.X | 申请日: | 2022-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6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 发明(设计)人: | 贾虎;周政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哌智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45 | 代理人: | 刘晓艳 |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砾岩 油藏 二氧化碳 混相驱 效果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使用砂砾填充试验管;S2:调整所述试验管内砂砾的填充密度;S3:得到所述试验管内填充物的孔隙体积;S4:烘干所述试验管内填充物;S5:在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下向所述试验管内注入原油,使其饱和;S6:在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下向所述试验管内注入气体;S7:间隔第一时间对采出原油体积进行测量;S8:计算采出率。所述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其可以在实验室中测试不同温度、压力以及孔隙体积下的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为实际生产提供指导。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气田开发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就是把二氧化碳注入油层中以提高油田采油率的技术。
在二氧化碳与地层原油初次接触时并不能形成混相,但在合适的压力、温度和原油组分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以形成混相前缘。超临界流体将从原油中萃取出较重的碳氢化合物,并不断使驱替前缘的气体浓缩。于是,二氧化碳和原油就变成混相的液体,形成单一液相,从而可以有效地将地层原油驱替到生产井。
二氧化碳驱是提高油藏采收率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其驱油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驱替压力,只有当驱替压力高于二氧化碳驱的最小混相压力时才可能达到混相驱的效果;本发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砾岩油藏二氧化碳混相驱的驱油效果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使用砂砾填充试验管;
S2:调整所述试验管内砂砾的填充密度;
S3:得到所述试验管内填充物的孔隙体积;
S4:烘干所述试验管内填充物;
S5:在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下向所述试验管内注入原油,使其饱和;
S6:在第一压力和第一温度下向所述试验管内注入气体;
S7:间隔第一时间对采出原油体积进行测量;
S8:按照如下公式计算采出率:
可选的,所述试验管包括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用于容纳砂砾;所述试验管还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进口和出口分别位于所述容置腔的前后两端,且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试验管的容置腔内活动安装有塞板,所述试验管还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驱动所述塞板沿所述容置腔的长度方向运动,以压紧所述容置腔内的砂砾。
可选的,调整所述试验管内砂砾的填充密度包括以下步骤;
调整所述塞板在所述试验管的容置腔内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得到所述试验管内填充物的孔隙体积,包括以下步骤:
S31:关闭第二阀门,打开第一阀门;
S32:启动真空泵对试验管抽真空;
S33:关闭第一阀门,启动第一注入泵使液体流入第二阀门的进口端;
S34:保持第二阀门的关闭状态,使第一注入泵保持稳定并记录第一注入泵的第一泵体积读数;
S35:打开第二阀门,使第一注入泵的压力保持稳定并记录第一注入泵的第二泵体积读数,计算第一泵体积读数和第二泵体积读数的体积差;
S36:增大第一注入泵的注入压力,依次重复S34和S35;
多次重复S36,相邻的两次S36之间的第一注入泵(21)的注入压力差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9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