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6288.7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6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彭俊;许传华;潘堃;代碧波;孙丽军;王林飞;尹裕;曾学敏;王星;李鹏程;王梓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12 | 分类号: | G01N3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天成卓越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0 | 代理人: | 王宏松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地下 隧道 真实 火灾 室内 火源 加载 方法 | ||
1.一种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研究需要选取材质合适的岩块,加工成完整的长方体的试验岩块;
S2:选择两块相同材质的岩块作为基座并左右间隔一段距离放置,将试验岩块放置在两基座上方,留出部分底面悬空,组成类似“品”字结构;
S3:在两基座中间与试验岩块底面隔出的空间里设置加热槽;
S4:沿试验岩块的左右侧壁底部与两基座的交汇缝隙处、沿试验岩块的前后壁面底部与加热槽交汇缝隙处均喷涂防火材料,防止后续明火源直接烧到试验岩块的四个侧壁面;
S5:在加热槽中放置燃烧材料并进行明火源损伤加载,以满足发生火灾时的明火温度;
S6:明火源损伤加载完毕后,对明火源进行熄灭,对试验岩块进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1步骤中,试验岩块的尺寸为前后长度600mm×左右长度150mm×高3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于裂纹闭合应变确定岩石初始损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2步骤中,基座的材质与试验岩块的材质相同,并出自同一产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加热槽为铁质加热槽,并带有把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3步骤中,加热槽的高度可调节,用以模拟实际火灾发生时明火源与隧道围岩的不同距离;加热槽可进行鼓风操作以提高燃烧温度,用以模拟实际火灾发生时不同阶段所产生的不同温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4步骤中,基座的前后两端伸到试验岩块的前后两端外,加热槽的前后两端位于试验岩块的前后两端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5步骤中,燃烧材料采用炭火,炭火燃烧的温度高达750—110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拟地下隧道真实火灾的室内火源加载方法,其特征在于:S6步骤中,试验岩块的后处理,为自然冷却或冲击水压冷却或钻孔切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628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