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5114.9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5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超;龚利武;杨玉锐;张炜;钱伟杰;崔金栋;吴韬;吴军;徐克;胡雷剑;于正平;王义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东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8 | 分类号: | H04L9/08;H04L9/00;H04L9/4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祝欢欢 |
地址: | 310012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加密 技术 调节 通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涉及加密通讯技术领域。该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讯配对。通过对于所需要传输的数据采用红外加密技术进行加密,并生成带有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的公钥和私钥,利用两种密钥的特性缩短了设备与通讯终端之间的验证过程,同时利用内部数据算法的特性,提高了数据的保密性,保证了通讯的保密性,利用带入特有的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形成可调因子,使得其可根据字节和密钥的单一变量完成变化,实现组合加密密钥的加密过程中增加确定的随机增量,使得加密密钥和加密过程的可调,其附加增量在密钥中产生扰动,提高抗分析性攻击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密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下数字信息化时代,加密方法是把信息从纯文本转换为可以在另一端解密但不能在两种之间解密的加扰数据,以避免被黑客攻击,人们经过长时间实践,实现了红外线进行加密信息通讯的加密方法。
但现有红外加密通讯方法中,所发出的红外信号很容易被人们捕捉到,并进行复制,且红外加密后的数据发送信息固定,很容易被人们找到规律,从而造成数据泄露。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解决了红外信号很容易被人们捕捉到,并进行复制,且红外加密后的数据发送信息固定,很容易被人们找到规律,从而造成数据泄露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红外加密技术的可调节型加密通讯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讯配对
多个通讯器之间或单个通讯器向通讯终端发出配对请求;
S2.密钥配对与验证
多个通讯器和通讯终端通过内部识别模块进行设备识别,并通过红外模块对设备的红外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密钥配对,并根据配对结果进行验证,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连接或断开;
S3.数据判定与执行
完成验证并连接后,根据任务状态进行判定,当任务状态为接收状态时,执行S4,当任务状态为发送状态时,执行S5;
S4.接收与解密由S3判定接收后,将通讯器发出的红外数据进行接收,并对其进行解密,完成内容解析,并对解析后的内容进行验证;
S5.加密与发送由S3判定发送后,将通讯终端需要发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其加密中添加入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同时生成一对公钥和私钥,私钥由红外模块发出至通讯器完成加密数据传输。
优选的,进行所述S1步骤前,还包括对多个所述通讯器和通讯终端设定设备专属红外密钥数据。
优选的,所述S2步骤中,通过识别模块识别设备,由红外接收器/发送器进行发送或接收红外数据,并有红外信号处理模块对采集到的红外数据进行处理。
优选的,所述S3步骤中判定和验证的具体步骤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对其数据信息进行判定和验证,验证通过后彼此联系,同时每隔一段时间自动重新判定。
优选的,所述S4步骤中数据解密具体方法为:通讯终端与通讯器或多个通讯器之间获取到通讯器的专属密钥数据后,内部加解密模块对红外加密数据进行解密,解析数据传输至存储模块,通过控制模块调取解密数据传输至服务端,其中存储模块接收控制模块指令时进行块号和独立乱码变量验证。
优选的,所述S5步骤中数据加密数据包括加密密钥、块号、独立乱码变量和信息加密,进行S5步骤前还包括有随机生产独立乱码变量和块号识别。
优选的,所述块号为32或64个16字节的块,采用方案:
Pj,k,K=1,2,......,32(6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东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平湖市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东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51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毒柜抽屉导轨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下一篇:甲硫氮乙硫氮高效安全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