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的测试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20401.0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2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江立波;伍道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恒智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A61F11/14;H04R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 代理人: | 张笑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头戴式 噪声 防护 耳机 测试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定测试条件;S2:无保护测试声压级;S3:有保护测试声压级;S4:测量准确性;S5:测试结果的计算;S6:测试方法验证,将目标耳机置于本测试方法,按照S1中所述的测试条件进行测试,检测得到的结果与其宣称值是否对应;如此可看出,测试方法所得结果与产品所宣称的值是几乎一致的,本测试方法可如实反馈头戴式耳机的噪声衰减值;本发明使用人工耳替代实耳,去除人耳主观影响;基于测试系统准确、稳定量化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噪声衰减值;基于测试系统准确、稳定量化对比各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噪声衰减值;整个测试更加快速、便捷、稳定、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具有声场好,音质非常好,舒适度好;不入耳,避免擦伤耳道;相对于入耳式耳塞,更保护鼓膜的优点。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通常是动圈式的。
发射器与信号源相连,也可以在发射器前接入前级或耳机放大器来改善音质和调整音色。
体的噪声防护主要是使用听力保护器。常使用的听力保护器有耳塞、耳罩、耳栓、头盔等。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使用,通过头戴式的防护耳机也可起到减少耳部接收到的噪声音量
在科技日渐发展的今天,在各种场景中也饱受着各种噪音的困扰,飞机、火车、汽车、工业机器轰鸣声等。根据科学研究表明,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不仅影响人的情绪,严重的大分贝噪声更是会对人耳朵及内脏产生威胁。由此衍生了许多的噪声防护耳机。
此类耳机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帮助人类在一些情景下免受高分贝噪音的困扰;同时对于每一款耳机的噪声防护能力,需要能够用数据衡量,常见的两种标准NRR(噪声衰减等级)、SNR(单数值等级);其中最常用NRR来表示耳塞/耳罩等降噪值。
参考ANSI S3.19-1974标准,噪声衰减评价指数(以下简称NRR)测试基于测试者主观试听(实耳法),同时需要使用固定参考装置使测试者的头部在多次重复测量时均置于相同的位置,得出人耳听力开启阈值以及戴上耳机的屏蔽阈值,加以计算来衡量耳机的NRR值。此种测试方法的弊端在于实耳会有较强的主观因素,同时人耳即时的灵敏度受环境的影响不可忽略,标准中要求受试者应当提前1个小时不暴露于过大的噪音中,并且应当提前5分钟静坐不存在任何信号的测试环境中,方可开始听力开启阈值的测试;因此,所得出的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主观性,相应的会带来误差。因此,搭建一个客观测试系统来衡量是必要的,使数据的获得更加便捷、客观以及准确,为此,本发明人提出了一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的测试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头戴式噪声防护耳机的测试方法,所述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定测试条件,测试条件为符合1/3倍频程测试要求:本测试方法测试模块搭建选用CPB分析,选择1/3倍频程,最小中心频率取值100Hz,最大中心频率取值10KHz,测试信号选择粉红噪声,由BK输出,功放驱动外置音响,人工头与外置音响放置距离300mm;声压值以15秒的测试时长取线性平均值,以去除外界随机噪声的影响;
S2:无保护测试声压级,在测试条件符合的前提下,首先在人工耳不佩戴耳机的情况下,测量1/3倍频带声压级,得到无保护下人工耳测试的声压级;
S3:有保护测试声压级,人工头佩戴所需测试的头戴式耳机,在确保佩戴好的前提下,测量1/3倍频带声压级,得到有保护下人工耳测试的声压级;
S4:测量准确性,重复佩戴耳机,再重复S3的步骤,循环测试20次,以得到20组声压数据;通过多次佩戴测量去除佩戴带来的影响;同时以高于声压数据的基数的测量确保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恒智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国恒智能科技(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2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