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8246.9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14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安建昌;杨延斌;党晓英;高晓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唐宝鸡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B01D53/80;B01D53/50;C02F1/52;C02F1/66;C02F101/14;C02F101/2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东方专利事务所 23118 | 代理人: | 陈晓光 |
地址: | 7213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降低 吸收塔 浆液 氯离子 浓度 脱硫 废水处理 方法 | ||
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目前国内许多脱硫装置虽安装了废水处理装置,但在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因含固态量较高,使污泥泵等设施负担加重。本发明组成包括:在滤液水泵出口管道加装管道至反应箱,经过反应箱的中和、沉淀和絮凝;反应箱的第一个腔体处通过干粉给料机直接将脱硫废水高效絮凝剂通入到腔体内,经过澄清池沉淀后,清水排至净水箱,同时每个腔体内都安装有搅拌器对滤液进行搅拌,使其脱硫废水高效絮凝剂与滤液高效混合,底部沉淀的石膏经过污泥泵输送至皮带机进行脱水处理。本发明用于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火电厂的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燃煤中含有的0.01%-0.2%的氯元素在燃烧后随烟气进入脱硫装置,由于脱硫装置水的循环使用,氯离子在吸收浆液中逐渐浓缩,会导致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严重超标。
目前国内许多脱硫装置虽安装了废水处理装置,但在实际运行一段时间后普遍因含固态量较高,使污泥泵等设施负担加重,同时为了确保脱硫废水水质达标,降低系统负担,只能减少废水排放量,系统出力下降,脱硫废水不能及时排出,造成吸收塔浆液氯离子不断浓缩,废水排放系统基本上失去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系统。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滤液水泵出口管道加装管道至反应箱,经过反应箱的中和、沉淀和絮凝;
(2)反应箱的第一个腔体处通过干粉给料机直接将脱硫废水高效絮凝剂通入到腔体内,无需制备水剂,同步处理重金属及悬浮物,协同去除氟化物、硫化物及部分COD等污染物;
(3)经过澄清池沉淀后,清水排至净水箱,同时每个腔体内都安装有搅拌器对滤液进行搅拌,使其脱硫废水高效絮凝剂与滤液高效混合,底部沉淀的石膏经过污泥泵输送至皮带机进行脱水处理,快速降低了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从而解决废水系统排放受限对吸收塔浆液氯离子产生的影响.
所述的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所述的滤液水箱的出口通过排液管路连通至反应箱,所述的反应箱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澄清箱,所述的澄清箱的出口通过管路连通至净水箱;
所述的反应箱包括箱体,所述的箱体内通过两组隔板分隔成三个独立腔体,第一个所述的腔体上安装有干粉给料机。
所述的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所述的排液管路上安装有滤液水泵。
所述的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所述的反应箱的每个腔体内都安装有搅拌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滤液水泵出口管道加装管道至反应箱,经过反应箱的中和、沉淀和絮凝,经过澄清池沉淀后,清水排至净水箱,底部沉淀的石膏经过污泥泵输送至皮带机进行脱水处理,快速降低了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从而解决废水系统排放受限对吸收塔浆液氯离子产生的影响。
2.本发明设置干粉给料机,使得反应箱内进行干粉给料,直接以固态粉料形式加入到反应箱内,无需制备水剂,同步处理重金属及悬浮物,协同去除氟化物、硫化物及部分COD等污染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圆盘脱水机;2、干粉给料机;3、滤液水箱;4、滤液水泵;5、反应箱;6、隔板;7、搅拌器;8、澄清器;9、净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降低吸收塔浆液氯离子浓度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滤液水泵出口管道加装管道至反应箱,经过反应箱的中和、沉淀和絮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唐宝鸡热电厂,未经大唐宝鸡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8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