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3605.1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42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黄悦华;张华志;孙建明;唐波;方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E04H5/0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东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4 | 代理人: | 张英 |
地址: | 43006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室内 变电所 信号 设备 机房 布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铁路室内变电所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压变化范围和电流变化范围;基于电压变化范围和电流变化范围,计算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最小安全间距;根据所述最小安全间距布置室内变电所与所述信号设备机房。本发明综合考虑了变电所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压变化范围和电流变化范围;将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影响均考虑在内,从而计算出避免干扰所需的最小安全间距;通过最小安全间距布置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对高速铁路、城际铁路等电力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房屋相对布置方案、铁路站场规划选址、节约工程投资具有重要的实际工程价值,简单高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电气化飞速发展,各种先进的电气、电子和通信设备层出不穷,铁路信号系统为保证铁路行车安全、提高铁路区间和车站通过能力、增加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改善铁路员工劳动条件而被广泛应用于客运高速、货运重载。
铁路信号系统可以帮助铁路系统实现高度自动化和精确控制,但是同时导致了系统中的设备更容易受到干扰,受扰设备增加。现有铁路信号系统的体系庞大,各类子系统之间的交互也错综复杂,室内变电所、牵引供电系统等都会对信号系统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信号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变得愈加恶劣,其往往因自身抗电磁干扰能力不强而对工作环境要求较高,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距离太近,电磁场相互耦合对信号设备安全运行造成危险影响;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布置太远则会造成供电线路、变电所所址占地面积、土木建筑等投资大大增加。
在铁路信号系统设计标准方面,现有规范规定的条文主要针对信号设备电磁干扰允许限值、信号电缆或设备与接触网系统的间距等方面。GB/T50719-2011 20《电磁屏蔽室工程技术》规定电磁屏蔽室的工作频率范围在10kHZ及以下时,距离10kV电力架空线路或变电(站)所的距离不应小于10m,该条规范主要参考输电线路电磁干扰允许值和我国一些城市规划中电力干线的距离要求,并未考虑铁路信号设备类型、抗电磁干扰限值以及铁路信号机房的具体电磁屏蔽措施,缺乏针对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工况的研究依据;其他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均无铁路变配电所与信号设备安全间距的具体规定。
因此,现有技术不能明确的给出铁路10/0.4kV下变电所与信号机房合理布局的技术指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实现铁路变电所与信号机房的合理布局。
本发明提供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包括:
获取铁路室内变电所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压变化范围和电流变化范围;
基于所述电压变化范围和所述电流变化范围,计算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最小安全间距;
根据所述最小安全间距布置所述室内变电所与所述信号设备机房。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最小安全间距包括:
基于铁路室内变电所在不同工况下的电场强度分布,计算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电场安全间距变化规律;
基于铁路室内变电所在不同工况下的磁场强度分布,计算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磁场安全间距变化规律;
基于所述电场安全间距变化规律和所述磁场安全间距变化规律获取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最小安全间距。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铁路室内变电所与信号设备机房的布置方法,所述工况包括正常工况和故障工况,其中,
变电所正常工况下电气设备与信号设备的电场安全间距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大学,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36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