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采用内聚式智能球冠的桥梁支座及智能监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3443.1 | 申请日: | 202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高双全;丁拓;明健松;桑涛;王山虎;孙琰;贺泽震;张学梅;高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郑粟文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采用 内聚式 智能 桥梁 支座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采用内聚式智能球冠的桥梁支座及智能监测方法,涉及桥梁技术领域,主要结构包括上支座板、球冠主体、下支座板、感知部件和数据采集系统。球冠主体位于上支座板和下支座板之间,内部设置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传感器,可监测水平方向受力状态、三轴振动加速度、两轴倾角等。监测数据可通过数据采集单元统一发送给智能监测主机,综合确定支座在某一实际状态下的受力、振动加速度和倾角等物理状态。同时,通过结构设计和标定方法,提高智能支座监测精度,解决支座长期服役过程中的测量偏差,为桥梁或建筑物提供可靠的监测技术,特别是可作为高速铁路、大跨径高速公路桥梁支座,进行支座反力监测、振动加速度监测和倾角监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采用内聚式智能球冠的桥梁支座及智能监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结构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桥梁结构跨越能力越来越大,结构型式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这些大跨度复杂桥梁结构共同的特点就是都属于高次超静定结构,其内力计算甚为复杂。由于计算模型简化产生的误差、材料力学性能的差异、以及施工误差、结构物各部位温度变化不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结构物在施工过程或建成后其内力与设计值差异很大,而且这些差异很难估计,给结构物以后的使用埋下一定的安全隐患。桥梁建成后,墩台在一定时期内会发生沉降,这将引起桥梁结构内力的重分配,如因施工误差、墩台沉降等原因,本应四点支承的梁体处于三点支承状态,则可能导致灾难性事故的发生。因此,及时了解桥梁支座的受力状况、当发生支座出现卸载脱空征兆时能及时控制调节,可有效避免结构出现三点支承的情形,并可最大限度避免桥梁因受力不均而引发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对于横桥向活动和固定支座而言,由于桥梁结构、荷载、温度等因素影响,支座在正常工况下产生往复的水平滑动较小或者无位移,但支座纵桥向的竖向转动一直存在。在桥梁正式服役期内,支座上部结构的荷载逐步进入稳定期,支座承受的支反力保持不变。但从目前通用的测力支座结构和试验发现,随着支座转动状态发生持续改变,支座实测力值也发生变化,与实际支座上部结构的真实荷载往往会出现不小的偏差;当支座转动量过大时,这种偏差也显著增加,导致测力结果失真。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内聚式智能球冠的桥梁支座及智能监测方法,提高智能支座监测精度,解决支座长期服役过程中的测量偏差,为桥梁或建筑物提供可靠的监测技术,特别是可作为高速铁路、大跨径高速公路桥梁支座,进行支座反力监测、振动加速度监测和倾角监测,对确保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内聚式智能球冠的桥梁支座,包括上支座板、球冠主体、下支座板、感知部件和数据采集系统;所述下支座板的顶部设置有球盆,所述球冠主体底部表面曲线与所述球盆的表面曲线相匹配;所述球盆内设置有两个所述球冠主体,所述感知部件设置于两个所述球冠主体之间的安装腔内,所述上支座板设置于两个所述球冠主体的顶部;所述感知部件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信号连接,所述数据采集系统用于采集数据。
可选地,所述上支座板包括限位挡块,所述限位挡块用于限制所述上支座板的水平位移。
可选地,所述下支座板与所述球冠主体之间设置有下球冠衬板。
可选地,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球冠主体之间设置有上球冠衬板。
可选地,所述安装腔中部设置有限位连接装置,所述限位连接装置用于连接两个所述球冠主体。
可选地,所述感知部件包括测力传感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和倾角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感知部件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有线方式连接。
可选地,所述感知部件与所述数据采集系统通过无线方式连接;所述无线方式包括遵从IEEE802.15.4协议的ZigBee通讯方式、遵从Semtech公司开发的Lora通讯方式或遵从不同国家通讯波段标准的窄带物联网NB-IoT通讯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裕铁信交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34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电塔架门百叶窗通风装置
- 下一篇:压载水舱的排水管道及压载水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