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宜于炭黑生产的预混燃烧的天然气烧嘴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13250.6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30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红;王国强;郑世磊;韩利桃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68;F23L5/02;B01D46/681;F23D14/62;F23D14/46;F23J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云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5 | 代理人: | 乔静 |
地址: | 054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宜于 炭黑 生产 燃烧 天然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宜于炭黑生产的预混燃烧的天然气烧嘴,包括抽气箱与天然气进管,所述天然气进管的端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天然气进管远离阀门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盘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远离第一法兰盘的一端通过第三法兰盘连接有喷火嘴,所述抽气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燃烧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进管,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空气进管之间通过第二法兰盘连接。本发明结构合理,通过设置过滤机构以及泵气机构,实现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杂质,进入燃烧室后影响燃烧效果,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以及混合机构,实现对泵入的天然气以及空气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然气烧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宜于炭黑生产的预混燃烧的天然气烧嘴。
背景技术
炭黑生产一般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因炭黑反应所经历的时间极短,通常在数十个到数百个毫秒左右,所以提供的燃料能否在给定的时间内充分燃烧至关重要。若在给定的时间内不能充分燃烧,不仅会导致产品的收率下降,且会严重影响到炭黑的品质。对于特殊品种的炭黑如超耐磨系列等产品影响更大。
一般情况下,用天然气作为燃料时,其助燃气体都会采用空气,现有技术汇总,传统的天然气烧嘴在注入空气作为燃烧气体时,都是通过风机将空气输入进烧嘴中的燃烧室内,但是传统的方式大多没有对空气进行过滤,导致了注入的空气内有较多的杂质,影响烧嘴的燃烧效果,同时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烧嘴在天然气与空气流过混合腔时,其流动较为稳定,使得天然气与空气的混合效果较差,导致天然气的燃烧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适宜于炭黑生产的预混燃烧的天然气烧嘴,通过设置过滤机构以及泵气机构,实现对空气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空气中含有杂质,进入燃烧室后影响燃烧效果,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以及混合机构,实现对泵入的天然气以及空气进行混合,提高混合效果,从而提高燃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宜于炭黑生产的预混燃烧的天然气烧嘴,包括抽气箱与天然气进管,所述天然气进管的端部设置有阀门,所述天然气进管远离阀门的一端通过第一法兰盘连接有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远离第一法兰盘的一端通过第三法兰盘连接有喷火嘴,所述抽气箱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燃烧室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空气进管,所述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与空气进管之间通过第二法兰盘连接,所述抽气箱内设置有用于对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抽气箱内壁上的过滤网,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用于对燃烧室进行泵气的泵气机构,所述抽气箱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过滤网进行清洁的清洁机构,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燃烧室内设置有用于对天然气与空气进行混合的混合机构,所述燃烧室内开设有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设置有用于对混合机构进行驱动的驱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泵气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壁上的风机轴,所述风机轴上固定套接有风机。
优选地,所述清洁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抽气箱下端的竖杆,所述竖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竖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移动板。
优选地,所述抽气箱的下端贯穿转动连接有往复丝杠,所述往复丝杠穿过移动板并与其相配合,所述风机轴与往复丝杠上均固定套接有锥形齿轮,两个所述锥形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混合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燃烧室内壁上的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上固定套接有混合叶片,所述燃烧室内滑动连接有清洁磁环,所述清洁磁环的两端内壁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插设在螺纹套管内并与其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环形腔内的磁性活塞,所述移动板与燃烧室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与环形腔连通。
优选地,所述磁性活塞的侧壁与环形腔的内壁之间通过两个对称设置的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磁性活塞与清洁磁环相互吸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325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