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10019.1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060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4 |
发明(设计)人: | 孙中秋;肖春红;袁松;贾飞扬;敖维林;徐益飞;赵见;郑国强;魏记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3 | 分类号: | G06F30/23;G06F30/17;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任晓扬 |
地址: | 610017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矩形 数字化 协同 自动 设计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明洞的场地参数和结构尺寸参数;
S2,根据所述明洞的场地参数和结构尺寸参数得到设计结果,所述设计结果包括明洞通用结构设计图及明洞工点设计图;
S3,根据所述设计结果计算明洞内力,所述明洞内力包括弯矩、轴力和剪力;
S4,根据所述明洞内力,进行明洞结构配筋计算,得到配筋计算结果;
S5,根据所述配筋计算结果,若配筋情况为正常配筋,则无需调整,直接根据配筋计算结果绘制明洞通用结构设计图及明洞工点设计图,并将最终的二维矩形明洞设计数据存储至协同数据库;若配筋情况为构造配筋,则调减对应部位的结构尺寸,重复S2~S4重新设计;若配筋情况为超额配筋,则调增对应部位的结构尺寸,重复S2~S4重新设计;结构尺寸循环调整中,结构尺寸的循环调整量及最大最小尺寸由设计人员设置;
S6:在BIM平台,接收所述二维矩形明洞设计数据,利用BIM自动建模软件自动建立矩形明洞三维信息模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在分别得到顶部和底部最大钢筋量之后,若钢筋量小于或等于构造配筋,则判定为构造配筋;若钢筋量大于或等于超额配筋,则判定为超额配筋;其他情况为正常配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401,进行各单元的抗弯配筋计算,计算出顶板的所有单元中的弯矩、轴力和剪力,计算每个单元顶板顶部和底部所需的钢筋量,分别得到顶板配筋最大钢筋量;根据所述最大钢筋量判断配筋类型,并且确定钢筋布置的间距;
S402,遍历顶板所有单元的剪力,比较大小,得到最大剪力及对应的位置;若最大剪力箍筋抗剪强度+混凝土抗剪强度,则不需要箍筋加密;若最大剪力箍筋抗剪强度+混凝土抗剪强度,箍筋加密1倍,箍筋加密区位于最大剪力至不需要箍筋加密外延两倍箍筋间距;若最大剪力加密箍筋抗剪强度+混凝土抗剪强度,则逐渐增大箍筋直径进行布置,直至抗剪满足要求;否则,抗剪超额配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S31,根据明洞尺寸建立计算有限元几何模型,并根据预设计算单元长度划分计算单元;
S32,根据二维矩形明洞工点设计数据添加明洞计算边界条件;
S33,基于所述明洞计算边界条件、单元长度、洞顶及两侧回填土压力、明洞四周回弹系数,计算各计算单元弯矩、轴力和剪力。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2中,所述明洞计算边界条件包括:采用ANSYS平台中的combin39单元模拟明洞结构四周的围岩,当明洞结构往明洞内部变形时,对应的combin39单元受力为0,当明洞结构往明洞外部变形时,对应的combin39单元受力为变形量*弹性模量。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矩形明洞数字化协同自动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录入路线数据;
S22、录入明洞内轮廓尺寸,并拟定明洞结构厚度;
S23、录入明洞起止桩号,并指定明洞回填材料参数、回填厚度及回填坡率;
S24、使用一键绘图功能,根据用户指定绘图基点及录入的基础资料,自动绘制明洞工点图;
S25、根据用户指定的桩号,绘制对应明洞断面图;
S26、根据用户设计意图,反复调整路线数据、明洞尺寸、明洞起止桩号、回填材料参数、回填厚度及回填坡率,重复步骤S24和S25,重新绘制明洞工点设计图;
S27、存储明洞工点设计数据至协同数据库;
S28、从协同数据库中获取步骤S27所述设计数据对应的配筋计算情况,调整结构尺寸,重复步骤S26和S27,直至配筋满足设计要求,使用明洞通用图绘制功能,输出明洞通用结构设计图,所述明洞通用结构设计图包括结构断面图、结构立面图、钢筋断面图、钢筋立面图、钢筋骨架图、钢筋大样图及通用工程量表;
S29、存储明洞通用设计数据至协同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1001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图像处理方法和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网辅助调频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