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5018.8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4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何胜奎;刘文华;朱安兵;王军;黄海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彰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G25/00;A01C21/00;A01G13/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兴科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60 | 代理人: | 李满园 |
地址: | 4046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壤改良 方法 | ||
1.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深翻熟化、中耕除草、合理间作、生草栽培和李园地面覆盖;
土壤深翻熟化:(1)扩穴深翻:幼树定植数年后,逐年向外深翻扩大栽植穴,至全园翻遍为止;(2)隔行或隔株深翻:首先在一行间深翻,留一行不翻,第二年再翻未翻过的那一行,深翻同时施有机肥料;(3)全园深翻:将栽植穴以外的土壤一次深翻完毕;
中耕除草:深度为8-12厘米,中耕除草的时间为:(1)早春,在早春土壤解冻后,浅刨树盘杂草,保留树行间自然小草,清除行间高大杂草,并结合土壤镇压;(2)生长季节,中耕除草;(3)秋季深中耕,山区旱地李园多蓄雨水,涝洼地李园散墒,树盘人工锄草;
合理间作:间作物的选择应以不影响李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为前提,且应因地制宜,李园间作时,应留足树盘和增加肥水供应;
生草栽培:在9-10月李园株行间种植紫花光叶苕子,种植时先铲除果园杂草,然后按照每亩6斤种子撒播,最后覆土5-10公分,如果土壤干旱应适度浇水,保持土壤水分,第二年秋季再按照每亩2-3斤进行补种,生草栽培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改良土壤结构,保温保湿,提高李树产量和质量;
李园地面覆盖:在树冠下的地面或整个株行间地面覆盖有机物质,覆草厚度为15-20厘米,覆草前追施1次氮肥并结合灌水,覆草后其上压土并适当拍压,经1-3年腐烂后,结合深翻将覆盖物翻入土壤下层,深翻后继续进行第二次覆草,如此反复,覆盖地膜在早春或秋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深翻的时间:果实采收后结合9-10月秋施基肥、蓄水灌溉同时进行,深翻深度结合秋施基肥进行深翻,深度30-40厘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合理间作的间作物为:(1)生长期短、吸收养分和水分比较少,需水、需肥期与李树需水、需肥临界期错开的作物;(2)植株矮小,不影响李树的光照;(3)能提高李树的肥力,病虫害较少,与李树没有共同的病虫害;(4)本身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李园地面覆盖中,还包括在冬季进行树下培土,加厚土层,培土厚度为5-15厘米,培土时撒匀,结合耕翻或刨树盘,使培土与原土混合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施肥,肥料包括迟效性基肥和速效性追肥,基肥为含有机质丰富的厩肥、堆沤肥、油渣、人畜尿等肥料,施基肥时间为早秋,追肥分以下几个时期:(1)花前追肥,早春解冻后,土壤追施速效性肥料,追肥以复合肥为主;(2)花后叶面追肥,于落花后施入,以速效性硼肥、锌肥叶面喷施为主;(3)花芽分化肥,在花芽生理分化前或者果实硬核期开始时施入,以速效性复合肥为主;(4)催果肥,果实采收前25-30天施入,叶面喷施用速效性钾肥;(5)采后追肥,果实采收后施入,以氮为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李树各阶段施肥为,1-2年生幼树,在3-7月枝梢生长期每月施肥一次,成年树全年土壤施肥3次,萌芽促花肥在2月中下旬至3月初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15%-25%;壮果肥在5-6月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15%-25%;基肥在秋季9-10月选择复合肥与有机肥混合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量55%-65%,成年树正常生长后,根据树体营养状况,可以减少春季土壤萌芽肥或壮果肥1次,同时,结合病虫防控增加生长期2-3次叶面施肥,节约劳力,叶面施肥总量占全年施肥量的10-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李园土壤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全年亩施化肥施用量控制在20-40公斤,施肥配方为:硫酸钾型有机无机复混肥,有机质≥20%,氮、磷、钾22%,比例为10:4:8,每株全年用量2-4公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彰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彰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501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