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211504881.1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69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杜宜新;石妞妞;陈福如;邱德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1/04;A01N63/28;A01P3/00;C12R1/465 |
代理公司: | 福州创蔚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90 | 代理人: | 魏庆宇 |
地址: | 350013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野尻链 霉菌 streptomyces nojiriensis 菌株 13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株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及其应用,属于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野尻链霉菌菌株9‑13于2021年6月28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8。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对引起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3种疣孢霉菌具有拮抗作用,其发酵液对3种疣孢霉菌的菌丝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发酵液不仅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而且对双孢蘑菇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株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nojiriensis)菌株9-13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双孢蘑菇又称白蘑菇,由于其口感好,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种重要的食药用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国,2013年我国的双孢蘑菇产量达到全世界总产量54%。
由丛梗孢科(Moniliaceae)疣孢霉属(Mycogone)真菌引起的双孢蘑菇疣孢霉病(湿泡病)在世界范围内发生,已成为为害双孢蘑菇最主要的病害之一。目前对疣孢霉病的防治呈现出两个特点:缺少具有抗病性的双孢蘑菇商业栽培品种;疣孢霉与其寄主双孢蘑菇同属真菌,杀菌剂对两者均有抑制作用,因此评价杀菌剂药效的同时还需考虑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
农用抗生素作为一类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生物农药,已经成为我国农药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类品种。我国是农用抗生素生产大国和应用大国,也是农用抗生素研究开展较早的国家。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已开始研究,只是步履缓慢,到70年代以后才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相继成功开发了井岗霉素、春雷霉素、农抗120、多抗霉素、灭瘟素、公主岭霉素、济阳霉素、莫能霉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日本组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选出一种杀菌两用的抗生素,用50~100mg·kg-1对螨类有效,并有杀卵作用,残次期20d以上;并对稻瘟病、桃褐腐病、黄瓜和蔬菜菌核病、苹果和瓜类白粉病、草莓丝壳病、花卉灰霉病、黄瓜和烟草花叶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效。由中国农科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研制成功的中生霉素(克菌康)是一种新型农用抗生素,为N-糖苷类碱性水溶性物质。其生产菌为淡紫灰链霉菌海南变种(Streptomyces 1avendulae var.hainanesis n.var.)。该菌的加工剂型是一种杀菌谱较广的保护性杀菌剂,对防治水稻、苹果、蔬菜、柑橘、生姜等作物上一些真菌性的病害均有效。
农用抗生素对人畜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针对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阻碍了双孢蘑菇产业的安全生产,使用杀菌剂的同时还需考虑对双孢蘑菇的安全性等问题,提供一株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对引起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3种病原菌均有拮抗作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的发酵液在防治双孢蘑菇疣孢霉病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株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nojiriensis)菌株9-13,所述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22798,保藏日期:2021年6月28日。
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的16s rRNA序列及rpoB基因序列分别如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
野尻链霉菌(Streptomyces nojiriensis)菌株9-13在高氏一号培养基上基内菌丝软木黄色,气生菌丝白色,无可溶性色素产生。孢子丝直、柔曲、钩状、松敞与紧密螺旋形,孢子椭圆形、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4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