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电控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502898.3 | 申请日: | 202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404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祥福;杨海飞;周珊;赵明波;陈前钟;王军;孙宇;张汝超;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G08B21/18;G16Y10/35;G16Y20/10;G16Y20/30;G16Y20/40;G16Y40/10;G16Y40/20;G16Y40/30;G16Y40/40;G16Y40/5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电 控制 管理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用电控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实时获取被监测区域的实时用电数据以及人物状态信息;基于预设的正常用电数据阈值、所述实时用电数据和/或所述人物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被监测区域的用电控制策略;基于所述用电控制策略对所述被监测区域进行用电控制管理。由此,可以通过监测被监测区域的实时用电数据以及人物状态信息进行智能用电控制管理,以降低用电安全隐患,减少总的线路用电负荷,达到安全用电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用电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电控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无论是施工机械、钢筋加工设备、场地的临时照明、给排水电气暖通的安装还是施工人员生活区都需要用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智能化程度在不断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用电的范围也逐渐广泛。电能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利的因素。施工工地由于用电设备种类多、用电量大、工作环境不固定、临时使用的的特点,容易引发触电伤亡事故。
建设工程施工人员的生活区临时用电是否符合规定关系到工人生活的安全性,也是整个工程项目高效稳健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施工高峰期的项目往往有上千建筑工人同时并集中生活在临建设施中,如何安全合理地使用电能尤其是大负荷用电就显得特别重要。
施工生活区用电负荷情况与一般办公、宿舍区的用电负荷情况既有相似又各有不同。它主要区别和难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办公用电和生活用电交叉,造成供电系统负荷情况复杂;
2)人员相对集中且来源复杂,素质参差,用电安全隐患较大;
3)临建设施受施工条件影响,变化较大;
4)用电设备新老不一,型号多样,电能浪费情况严重,控制较为困难。
5)只能实现限定时间段供停电,无法实现人来送电,人走断电的需求。
因此,如何加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按照规范用电,是施工安全的一个重要保证,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部分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控制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电控制管理方法,包括:
实时获取被监测区域的实时用电数据以及人物状态信息;
基于预设的正常用电数据阈值、所述实时用电数据和/或所述人物状态信息,确定所述被监测区域的用电控制策略;
基于所述用电控制策略对所述被监测区域进行用电控制管理。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人物状态信息包括有人存在和无人存在;
将所述实时用电数据与所述预设的正常用电数据阈值进行对比,确定是否存在异常的实时用电数据;
若存在异常的实时用电数据,且所述人物状态信息为有人存在时,则确定所述用电控制策略为提示用电报警信息;
若存在异常的实时用电数据,且所述人物状态信息为无人存在时,则确定所述用电控制策略为对所述被监测区域进行断电操作并提示用电报警信息;
若不存在异常的实时用电数据,且所述人物状态信息为无人存在时,则确定所述用电控制策略为对所述被监测区域进行断电操作。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用电控制策略为提示用电报警信息,则控制所述被监测区域的报警装置提示用电报警信息,以及控制运维管理端的报警装置提示用电报警信息;
若确定所述用电控制策略为对所述被监测区域进行断电操作并提示用电报警信息,则断开所述被监测区域的电源,并控制运维管理端的报警装置提示用电报警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50289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