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曝气池和节能曝气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6476.X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陈立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C02F7/00;C02F10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高***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曝气池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节能曝气池及节能曝气方法。其中,该节能曝气池包括池体、曝气风机、曝气器以及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埋设于污水内且包括流体通道以及连通该流体通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曝气器布置于流体通道内且位于污水的液位中段。相比传统的在池底安装曝气器的曝气方法,本申请通过将曝气器安装在流体通道内,将流体通道分成处于曝气器上方的上段和处于曝气器下方的下段,曝气器在流体通道的上段形成大量的气泡,使上段的污水密度远小于下段,从而通过上段污水的上浮带动下段污水向上流动,进而带动池内污水的循环曝气,因为曝气器安装于较浅水位处,可以降低曝气风机的进气压力,从而大大降低曝气风机的能耗。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曝气池和节能曝气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污水治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法是一种需氧性生物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为了维持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必须保证水中有一定量的溶解氧。所谓曝气,就是向污水中强制加入空气,使池内污水与空气接触充氧,并搅动液体,加速空气中的氧气向液体中的转移,防止池内悬浮体下沉,加强池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氧化分解。曝气方法主要有鼓风曝气和机械曝气两种,其中,鼓风曝气又称压缩空气曝气,主要由曝气风机及专用曝气器组成,曝气风气将压缩空气通过管道输送到曝气器,成为气泡弥散逸出,在气液界面把氧气溶入水中。
考虑到污水的处理量通常很大,为了节省占地面积,通常将污水池做得很深,一般为8-20米,为了使整个池水充分曝气通常会将曝气器安装在池底。水深10米处的压力≈大气压+1kg/cm2,这就需要曝气风机的压力>1kg/cm2或0.1Mpa,因此曝气风机的能耗通常非常高,按照目前市电的收费标准,平均每立方米的耗电量>0.7元/m3,一个日处理量10000m3的印染厂每天消耗的电费就高达7000元以上,因此,如果能对传统的曝气方法进行改进,对于降低能耗意义重大。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节能曝气池和节能曝气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曝气池电能消耗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曝气池,包括池体、曝气风机和曝气器以及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曝气器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曝气风机;所述导流件埋设于所述池体的污水内,所述导流件包括流体通道以及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贯通污水且所述入液口低于所述出液口;所述曝气器布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且位于污水液面与池底之间的中段液位某处。
优选的,所述池体内的污水液面距离池底的深度为H1,所述曝气器距离污水液面的距离为H2,其中,H2≤1/2H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H2≤1/3H1。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的中空内部形成所述流体通道,所述导流件的两端部分别形成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
优选的,所述导流件沿污水的深度方向竖直布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节能曝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水内埋设至少一个导流件;所述导流件包括流体通道以及连通所述流体通道的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入液口和所述出液口均贯通污水且所述入液口低于所述出液口;在所述流体通道内安装曝气器并将所述曝气器连通曝气风机,通过所述曝气风机向所述曝气器输入压缩空气,实现污水的循环曝气;其中,所述曝气器布置于所述流体通道内且位于污水液面与池底之间的中间液位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锦心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64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