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绝缘护套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6107.0 | 申请日: | 2022-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988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孙智超;周勇;韩正牧;姚亚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58 | 分类号: | H01B17/58;H01B17/60;H02G1/14 |
代理公司: | 西宁工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3102 | 代理人: | 沈耀忠 |
地址: | 811200 青海省黄南***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绝缘 护套 | ||
一种便携式绝缘护套,涉及绝缘护套技术领域,线夹本体(2)呈圆筒形,线夹本体(2)外侧套接有橡胶绝缘层(1),线夹本体(2)底部通过弯曲部(6)向线夹本体(2)内部折叠设置有线卡(3),线卡(3)的端部设置有远离线夹本体(2)中心的二次折卡(4),线卡(3)与二次折卡(4)连接处形成向线夹本体(2)中心部位凸起的卡环(5),卡环(5)用于卡紧破损的输电线头,所述线卡(3)设置有两个以上。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能有效避免相序错误和相间短路的发生,同时还能因为其便捷性易被工作人员接受,有效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绝缘护套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便携式绝缘护套 。
背景技术
当前在装表接电、烧表处理、表计轮换等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裸露线头的出现,以往的办法是用绝缘胶带缠绕进行绝缘包裹,接电时,再逐相将包裹好的绝缘胶带一圈一圈取下,既浪费时间,又对绝缘胶布造成大量的浪费,且工作人员出工时大都无法带齐各颜色绝缘胶带,在工作时极易弄错相序,导致三相表计逆相序,甚至发生相间短路,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由于用绝缘胶带缠绕进行绝缘包裹较为浪费时间与繁琐,导致工作中习惯性不对裸露线头进行绝缘包裹,造成习惯性违章(配电《安规》8.1.5“低压电气工作时,拆开的引线、断开的接头应采取绝缘包裹等遮蔽措施”)的情况经常发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便携式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线夹本体(2)呈圆筒形,线夹本体(2)外侧套接有橡胶绝缘层(1),线夹本体(2)底部通过弯曲部(6)向线夹本体(2)内部折叠设置有线卡(3),线卡(3)的端部设置有远离线夹本体(2)中心的二次折卡(4),线卡(3)与二次折卡(4)连接处形成向线夹本体(2)中心部位凸起的卡环(5),卡环(5)用于卡紧破损的输电线头,所述线卡(3)设置有两个以上。
所述线卡(3)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或者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如线卡(3)为弹性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其与橡胶绝缘层(1)为一体。
所述卡环(5)与输电线头接触点位为圆弧形。
所述卡环(5)与输电线头接触点位为一段圆弧形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于设计的绝缘护套能够有效的将16mm2、25mm2和35mm2等不同导线型号的裸漏线头快速的进行绝缘遮蔽,能够在工作中方便且快速的进行使用,有效的缩短了工作时间,并有效的减少了对绝缘胶带的浪费,护套还可以用不同颜色对相序进行区分,以文字标识的方式区分电源线和用户出线,能有效避免相序错误和相间短路的发生,同时还能因为其便捷性易被工作人员接受,有效避免习惯性违章的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仰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三个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四个线卡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橡胶绝缘层,2、线夹本体,3、线卡,4、二次折卡,5、卡环,6、弯曲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便携式绝缘护套,其特征在于,线夹本体(2)呈圆筒形,线夹本体(2)外侧套接有橡胶绝缘层(1),线夹本体(2)底部通过弯曲部(6)向线夹本体(2)内部折叠设置有线卡(3),线卡(3)的端部设置有远离线夹本体(2)中心的二次折卡(4),线卡(3)与二次折卡(4)连接处形成向线夹本体(2)中心部位凸起的卡环(5),卡环(5)用于卡紧破损的输电线头,所述线卡(3)设置有两个以上。
所述线卡(3)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或者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如线卡(3)为弹性非金属绝缘材料制成,其与橡胶绝缘层(1)为一体。
所述卡环(5)与输电线头接触点位为圆弧形。
所述卡环(5)与输电线头接触点位为一段圆弧形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未经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黄化供电公司;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61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