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盖挖逆作法侧墙施工缝注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495599.1 | 申请日: | 202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109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孙福田;杨旭;杨玲;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29/055;E02D15/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魏伟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盖挖逆 作法 施工 缝注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施工缝注浆方法,1)施做上层结构,在上层结构侧墙中预埋注浆管,该注浆管上端暴露于上层结构侧墙表面,下端向下延伸至上层结构下表面;2)上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下层结构土方;3)施做下层结构,在侧墙顶部设置喇叭口并进行浇筑,进行混凝土振捣;4)待下层结构的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压力式注浆机连接上层结构预埋注浆管,对上下层结构之间的施工缝进行注浆;5)当浆液溢出注浆管时,表示注浆完毕,修补上层结构侧墙表面,本方法注浆人员在上层结构底板处进行下层侧墙与刹肩混凝土水平施工缝注浆,避免了传统操作架体辅助施工的方法,施工方便,利于注浆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施工缝注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盖挖逆作法施工就是先做结构周边围护,然后将结构盖板置于围护结构上,自上而下完成每层结构的土方开挖、底板、侧墙。下层结构侧墙顶部与上层结构刹肩混凝土形成水平施工缝,施工缝处理主要有直接法、注入法和充填法。现场常用的施工缝处理方法为注入法,此施工法在下层侧墙顶部留置注浆孔,待侧墙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压力式注浆机进行注浆,因注浆孔在下层结构侧墙顶部,注浆施工时需通过操作架进行辅助施工,架体上操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施工不方便,浪费大量的人工和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侧墙顶部注浆操作不便、有危险性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地面作业的上下侧墙刹肩位置混凝土注浆施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施工缝注浆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施做上层结构,在上层结构侧墙中预埋注浆管,该注浆管上端暴露于上层结构侧墙表面,下端向下延伸至上层结构下表面。
第二步,上层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下层结构土方。
第三步,施做下层结构底板和侧墙,在侧墙顶部设置喇叭口,下层结构混凝土通过该喇叭口进行浇筑,然后进行混凝土振捣。
第四步,待下层结构的混凝土施工完毕并达到设计强度后,采用压力式注浆机连接上层结构预埋注浆管,对上下层结构之间的施工缝进行注浆。
第五步,当浆液溢出注浆管时,表示注浆完毕,修补上层结构侧墙表面。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
本方法注浆人员在上层结构底板处进行下层侧墙与刹肩混凝土水平施工缝注浆,避免了传统操作架体辅助施工的方法,施工人员作业位置在上层结构底板更利于注浆操作,确保施工缝防水效果。
作为优选,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注浆管上端设置于上层结构侧墙下沿,位于上层结构底板之上15cm~20cm。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上下结构刹肩位置结构图。
图中:上层结构1、下层结构2、施工缝3、上层结构侧墙4、上层结构底板5、注浆管6、喇叭口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盖挖逆作法侧墙施工缝注浆方法,按下列步骤进行:
第一步,施做上层结构1,在上层结构侧墙4中预埋注浆管6,该注浆管6上端暴露于上层结构侧墙4表面,下端向下延伸至上层结构1下表面。
第二步,上层结构1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开挖下层结构2土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4955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